双创学者【名家录】打造高质量“双创”教育的“连大样板”——记大连大学双创学院院长 王谢勇

2021-08-19

王谢勇

大连大学双创学院院长 

 

栏目先导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质量的“双创”教育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SCHOLAR

王谢勇·简介

经济学教授,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连大众创空间”(国家备案)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理事;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大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自2001年以来,王谢勇教授一直从事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学校党委和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在学校各部门支持下,王谢勇教授及其团队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形成了“赛教学创产”新模式,构建了“三段式”新路径,完善了“四结合”新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基因,促成学生的科创成果反哺社会,提供高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打造出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的“连大样板”

 

大连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初探:大连大学“三层次、四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顶天立地”的不懈追求,坚持不懈地培养拔尖创新人“顶天立地”的不懈追求,坚持不懈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方案的过程中,大连大学以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为着力点,全面构建了“一个核心目标、两支专业队伍、三层递进课程体系、四个实践支撑平台”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推动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提供改革的动力。

2015年起,王谢勇教授及其团队在明晰国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任务,构建了《大连大学“三层次、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所谓“三层次”课程体系,是指“全校公共课”、“专业课”、“精英班课程”。精英班的创业类实践班采用“3+4+X”培训模式:3是指“三阶段实战式培养体系”,分别在创意激发阶段、创业实训阶段、培育孵化阶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学生完成前一阶段的考核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4是指“四平台拓展性创业实训项目”,学生参加创业讲座、创业沙龙、创业大赛及创业路演等四类活动。X即学生资助创业实践运营,学生正式工商注册,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开始公司运营管理活动。

所谓“四平台”实践体系建设,是指工作室平台、大创项目平台、学科竞赛平台以及创业实践平台,形成“大创项—项目选育—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一站式服务功能的管理模式运行体系。

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三层次、四平台”课程和实践体系,实现课程与实践衔接、校内与校外结合、能力与成果双收、普惠性要求与个性化需求并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

再探:打造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的

“连大样板”

 

近年来,大连大学深入贯彻国家、省和市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地方大学服务地方”为己任,主动对接“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和大连“两先区”建设,着力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以专创融合为突破口,构建了“学创融合、专创融合、思创融合、赛创融合”新模式,将“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出一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01
学创融合,构建“双创”教育课程新体系
大连大学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建设完善了涵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精英教育“三层次”的课程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与精英培养同步并举。

 

面向全体开设公共基础课

学校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实践环节及一批综合素质选修课,实现创新创业基础教学和实践的学生覆盖面达100%。积极推动创新创业课程改革。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经历团队建设、市场调研、项目设计实施、成果展示等全过程,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核心通用能力。

 

普设“双创”教育模块

学校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与专业教育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在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制订中,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实现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一门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以及学科前沿课程。现已开设《企业模拟实训》《创业实训》等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80余门,有效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增强创业就业能力。

 

精英教育强化能力培养

大连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办了机电(慧科)、数学建模(赛氪)、互联网商务(速卖通)、创业(北方孵化)四个实践班,专门开设创新创业精英课程16门。统计结果表明,占学生总数3%的实践班学生取得的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成果占全校总数的25%,显示出良好的教育效果。

 

02
专创融合,打造创新创业实践新模式

 

大连大学强化学科专业的融合,建成了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双创”教育实训四大平台,即大学生工作室平台、大创项目及竞赛平台、创业实践平台和校企联盟平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完善大学生工作室平台

大学生工作室是大连大学独具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现已发展建立了135个工作室,覆盖全部本科专业,指导教师近200名,年均接纳近4000名学生,每年承担了全校80%的创新创业类实践项目,工作室学生获奖数量占全校90%。

 

搭建“大创计划”项目及竞赛平台

大连大学2012年获批国家地方院校和辽宁省A类“大创计划”项目立项单位,累计获批国家级“大创计划”项目130余项、省级540余项。学校每年支持80余项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竞赛,组织近100项校级竞赛,年均获得国家级奖70余项、省级奖350余项,在电子设计、智能汽车、数学建模和“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等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以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等平台为基础,建成虚拟仿真环境与实体相结合的实训基地。按照“众创空间”模式合作建设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创业实践项目提供服务;提供工商、法务、税务与政策等方面的一站式服务;每年承办金普新区双创周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与项目孵化特训营”等70余场创新创业沙龙、讲座、培训和市场推广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35%。

 

搭建校企联盟平台

牵头组建3个省级校企联盟,与地方政府协同共建创新中心和“众创空间”,与大连蒙恩、大连百汇双创产业园共建孵化基地等。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大学生竞赛奖励资助项目,2017年-2019年累计资助60余万元。每年孵化在校生为法人代表的创业公司近20个,带动创业就业300余人。

03
思创融合,搭建“课程思政”新平台

大连大学将“双创”教育与“四史教育”有机融合,探索和总结出了一系列育人效果显著的特色课程与方式方法,打造出“课程思政”新平台。

大连大学实验中心团队主动把弘扬长征精神融入实验课中,自主设计开发了《重走长征路》项目管理沙盘虚拟仿真实验,该实验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的“可视化、虚拟化、交互性”功能,将项目管理知识技巧以及逆境领导力核心要素通过二维模拟技术在“重走长征路”的场景中呈现出来。学校将《重走长征路》设置在《创新创业团队心理训练》《创新工程实践》《创新创业认知》等精英班的核心课程中,使学生感同身受地认识到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提高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顽强奋斗、灵活应对、果敢自信、坚忍不拔、团结合作等创新创业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生动活泼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打造了“课程思政”创新亮点。

通过“思创融合”,学校培养学生“敢闯的素质、会创的能力”,激发出学生积极创新创业,科创成果反哺社会的新动能。近年来,学生团队通过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社区治理等多个方面开展的帮扶工作中贡献“连大人”的智慧

 

04
赛创融合

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途径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理念,王谢勇教授研究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项目培育、参赛过程、成果转化等中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构建了“互联网+”大赛矩阵式“赛教学创”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见下图1所示),使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各元素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实现“互联网+”大赛的“两性一度”社会实践金课目标,也为辽宁省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新途径和新方案。

所谓基于“互联网+”大赛的矩阵式“赛教学创”融合模式是指发挥“互联网+”大赛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导向作用,采取“矩阵式”项目管理的方式(根据项目实践需求,实施横向交叉、纵向联系,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建项目团队),针对创新创业项目形成、培育、孵化三个阶段,聚合多方资源,分别实施课赛融合、专创融合、校企合作的课程改革和项目选育方法,分阶段、分对象、递进式地开展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学校与企业“四结合”的有效机制,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金课,探索出适合地方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表1 大连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获奖情况汇总

 

通过这种融合模式,使得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大连大学累计获国家级奖15项、省级奖121项。在2020年实现连续两年创省赛金奖总数第一、连续四年创省赛获奖总数第一,参赛学生人数占在校生数连续两年超过25%。累计从“互联网+”大赛获奖项目中孵化出35个创业项目,选树了230余名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其中李勤伟等3名毕业生获“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称号,“壁光文创”项目负责人江雯获评2020年辽宁省华育奖,参赛多次获奖的施澳、金丽雅成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刊载《人民日报》。光明网、今日头条、辽宁电视台、大连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验与取得的成果。

此外,经过这种融合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促成了一批创业项目在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益(见表2)

 

总结与反思:在挑战中

发展高质量的双创教育

截止目前,大连大学2015年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16年获批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并连续两次获得辽宁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高校”评选资格。2017年获批辽宁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18年获批辽宁省“众创空间”,并以总排名第二的成绩获评大连市优秀众创空间(A类)。2018年10月,学校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专家组反馈意见评价认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初显”。2020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等荣誉。

作为一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王谢勇教授主讲《管理学》、《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其中《创新教育》实践课程荣获2020年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主持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多个建设项目,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辽宁省等教学研究项目。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王院长总结了以下挑战性问题:

第一,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缺少创新创业实践背景,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尚未达到深度融合,学生的创新成果科技含量不高。

第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强化不够,学生自主创业的数量及质量有一定差距。

第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指导、训练实习等缺乏整合和集聚区域创新要素的平台。

 

为了促进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王院长认为,从宏观上我们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断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科技成果、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

第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加强校内和校外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提高实践指导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质量。此外,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落实以职称评聘、绩效考核为牵动的激励措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专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和途径。另一方面考虑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名师、优秀导师的培育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主动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第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大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力度,强化科研思维养成、创新精神培养和创业能力训练,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第四,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促进学校科研平台与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结合,形成师生共同开展双创实践的局面,激发学生潜能,扶持、选树优秀学生,培育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成果,促进成果孵化、转化。

第五,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学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级众创空间的孵化功能,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全方位指导和帮扶,促使其创业实践能够不断完善并实施。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将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力争完成“大学生科技园”建设,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更高的实践平台,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大连大学将制度和教学相结合,不断优化教育与实践模式,将“连大样本”打造成双创教育的范例,促进双创教育在未来深化发展。例如,将优选部分可操作性强、可行性强的项目移植到科技园进行项目的进一步孵化工作,包括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建立实践基地,为创新创业提供场所;设立种子基金,为创新创业提供经费;举办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培育一大批“连大系”创新创业团队,进而促进学生高质量创新创业,为学校和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光,王谢勇.大连大学“三层次、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02-104.
2.李玉光,王谢勇.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大连大学“三层次、四平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例[C].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素质教育与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六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414-421.
3.高超、王谢勇等.打造高质量“双创”教育的“连大样板”[N].大连日报,2020-10-28.

编辑:姜刚风

审核:徐杨巧

联系电话:010-62795568

联系邮箱:ieercc@tsinghua.edu.cn

 

电话:010-62795508

传真:010-62795568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伟清楼605室(100084)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77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