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库

experts

教育研究中心首页

关于中心

专家库

学术委员会

专家库简介

INTRODUCTION

学术委员会

Academic

顾问委员会

advisers

特聘专家组

EXPERTS

宋永华

主任委员

澳门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士;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和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于1984年在四川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被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学位(DSc),2015年被英国巴斯大学授予名誉工程博士。1989年6月至1991年2月在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4年8月任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对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做出了积极探索。2007年1月任英国利物浦(Liverpool)大学副校长,兼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创新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任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兼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专项办公室主任,在全国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优秀人才、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组织领导工作。2012年11月起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在浙江大学人才工作和国际化办学,特别是在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与创新。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领域和国际高等教育的研究和管理,近年来结合具体管理实践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已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发表学术性与观点性文章数篇。

郑庆华

副主任委员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1969年1月生,浙江嵊州人,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第一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先后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党委副书记、网络学院副院长、招生办公室主任、计算机系主任、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校长助理等职务。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常委。

李正

副主任委员

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研究员。1995年以来先后在华南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学校办公室和教务处工作,2003年任教务处副处长,2008年任教务处处长,2012年任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2017年8月起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从事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以及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教育评估等领域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

徐迎庆

委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创意设计与智能工程”本科交叉学科专业责任教授。他在国际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美国技术专利20多项、申请和获得中国专利多项;其中有多项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实际产品之中。由于对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贡献,他获得2012年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杰出奖。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他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用户体验设计与研究、沉浸认知与交互、触觉认知与交互、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并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研究等支持的用户体验设计、触觉感知与交互设计、文化遗产数字化等研究课题。此外,他的研究工作还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Intel公司、Microsoft总部、微软亚洲研究院、美国Adobe公司、苹果公司、百度公司、华为公司、小米公司、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张海霞

委员

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微纳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发起人,国际iCAN联盟主席,教育部创新创业教指委委员,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秘书长。2007年发起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即iCAN大赛)并担任主席至今,开创了赛课相结合的iCAN创新教育模式。200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17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大学十佳导师光荣称号,2018年荣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重鸣

委员

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留学归国工业心理学博士,浙江大学企业管理和工业心理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行为科学学会理事长,杭州市职业经理人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工商管理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分会会长、国际应用心理学会执委会委员。

蒋国兴

委员

197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624)副董事长、总经理,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K1385)董事长。复旦创新走廊产学研联盟理事长,第二届全国创业大赛评审专家。2003、2006年当选上海市杨浦区第十三届、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蒋国兴同志被誉为上海高校最早从事风险投资人之一,具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担任复旦大学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主任期间,培育了一大批具有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学历人才聚集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他参与倡导的“选择有市场前景的应用科技成果,采用学校自己先行孵化,再寻求社会资金实现扩张达到超常规发展,最后进入资本市场”这样一条具有“复旦模式”特色的孵化科技企业道路的成功经验,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中产生较大影响。 他组织实施的科技成果和发明成果中,被评为1999年上海市新产品一等奖、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高新项目一等奖,2003年获上海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2006年获杨浦知识创新区高层次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唐宁玉

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获得企业管理博士和心理学硕士学位。 曾入选2008年上海市曙光优秀人才计划及上海高校优秀青年后备人才计划。曾获得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三等奖、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包玉刚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双语教学一等奖及多项奖励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的研究兴趣在跨文化团队合作、新生代员工、人力资源多样化、包容性等。在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多年的研究经验,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等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生代员工和人力资源多样化管理:基于包容性的多层次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一本。 主要为博士生、EMBA和MBA项目教授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组织变革与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为本科生教授组织与领导力等课程。目前还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理事;上海心理学会人力资源分会副理事长。

韩顺平

委员

工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MBA)、企业管理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商学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教授,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主要从事市场营销(服务营销与服务品牌管理)、终身教育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为本科生及研究生(MBA)开设创业实践(特训)课程,受到好评;出版《科技创业企业管理》等与创业相关的学术成果。

吴枫

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51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5年任讲师,1978年任副教授,1983年任教授,1992年离休。曾任东北师大历史系副主任,东北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四平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叶强

委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5年发起创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广场。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创新、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互联网金融。曾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香港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王忠勇

委员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曾任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郑州大学教务处处长,主要从事通信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为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通信学会副理事长。作为主持人或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课题1项,省部级和横向课题20余项。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5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5项。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多年来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ISTP 收录70余篇,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4部。曾荣获“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优秀教师”和“河南省优秀IT青年新锐”等称号。

任延明

委员

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海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联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副会长。 日本富山大学和汉药研究所、英国里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5年12月任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任共青团青海省委员会副书记(挂职)。 长期从事医学教育、科研与临床工作。承担10余项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多项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共青团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孙爱武

委员

工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淮阴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获得全国机械行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论文研究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兼任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本科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政府督学,当选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吴学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兼任教育部轻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轻工机电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理事长、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学、江苏省轻工协会理事长、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

张玉利

委员

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创业管理、企业成长战略、管理教育。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创新创业协同促进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学部管理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工商管理)评议组成员、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项,主讲的《创业管理》课程2008年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6年获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冯林

委员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教学名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项,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多项奖励,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是创新教育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创新教育基础与实践》、《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出版《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教材及专著10余本。

王滨

委员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创新创业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学士、哲学博士。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创新方法分教指委委员,中国创造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曾担任上海绿谷集团企划中心主任、上海松江区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等职。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近年来一直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方法、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专著《创新思维与人生智慧》、《创新创业十二讲》、《自主创新纵横谈》、《创造性解决问题》、《创新思考术》、《技术创新过程论》、《中国发明创造与科技腾飞》、《科学精神启示录》、《工程改变世界》等20余部著作。主编《大学生创新实践》、《创新创业实战教程》,参编《大学生创新基础》、《大学生创新方法》。主持科技部专项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方法训练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子课题,主持高教学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专业教育的路径研究》项目。主要研究专长: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方法、专创融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方法。作为中国创造学讲师团成员,多次在全国各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举办“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讲座。

赵树宽

委员

经济学博士,曾任吉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现任吉林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 赵树宽教授长期从事创新管理、战略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及政策咨询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有5篇咨询报告被评为吉林省人民政府优秀决策咨询报告;研究成果获吉林省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吉林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赵树宽教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省管高级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入选者,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计划入选者。获吉林省企业管理创新先进工作者、吉林省优秀决策咨询专家、吉林省优秀博士后合作导师等荣誉称号。 现兼任教育部“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学会理事,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组成员,吉林省政协特邀委员,吉林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管理学会副会长。

夏清华

委员

武汉大学战略与创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主持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逾百篇。获得第七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第十届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第十五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首届武汉大学本科优秀教学业绩奖。“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先进个人”,“武汉大学最受欢迎的MBA教师”,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创业管理》课程负责人。兼任湖北省青年创业导师,武汉大学科技园和创意园创业导师。全国“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和MBA专项金奖、全国“互联网+”创业大赛湖北省金奖等项目指导教师。

杨芳

委员

中南大学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中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自2002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专家组专家。新华社“改革时代人物”。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专家。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人社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负责人,湖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首批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国家科技部众创空间负责人,国家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执行负责人,中国大学生创业网创始人,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先锋教师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

曲江尚玛

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青海开放大学校长。1991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物理系,在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担任物理教员,班主任。1993年调往青海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工作,主要从事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高校教材、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图书馆管理和教育国际交流工作。1996年留学日本南山大学半年,主学语言,2000年至2006年赴日本南山大学主修语言和经济学,获得经济学部金融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国有企业和日本企业融资对比分析。留学期间兼任日本丰田汽车集团公司总部长期翻译和培训师,参与天津市丰田汽车公司组建工作。回国后,在青海省教育厅外事处工作,任副处长,主要从事高校教师出访、外教聘请、招收和选派留学生、国际交流等管理工作。2008年至2010年在青海省考试管理中心工作,任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学会考、考试宣传、日常办公、干部教育、纪律检查等管理工作。2011年至2015年在青海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工作,任处长,负责管理青海省民族教育工作,兼任中国民族教育学会青海省民族教育分会办公室主任,青海省高校民族教材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2015年,任青海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创新创业、安全维稳、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和团委工作。

电话:010-62792130

传真:010-62795568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伟清楼605室(100084)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77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