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国际工程联盟年会全票通过中国科协代表我国由《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转正”,成为这项国际认证协议的第18个正式成员。这意味着,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认证的中国大陆工程专业本科学位也得到了美、英、澳等所有该协议正式成员的承认。
而今天,全国100多所地方高校结盟,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结为“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加快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步伐,促进地方高校按国际先进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那么,《华盛顿协议》对中国工程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我国工程教育规模现居世界第一。全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超过1000所,各校开设的工科本科专业达1.5万个左右,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在校生规模达数百万人。然而,作为一个工程教育大国,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未发展成为工程教育强国,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还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之需。
针对这一现状,我国从2008级大学生起试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0年起正式实施。至今,从首批61所试点高校、到第二批133所、再到第三批14所,已覆盖30个省份208所高校。其中,985院校28所、211院校42所、普通本科院校119所、新建本科院校19所。
从所属关系看,教育部直属高校45所、其他部属高校15所,还有地方高校148所。可以说,此次在沪结盟的地方高校占比超过七成,是“卓越计划”实施的主力军。从参加“卓越计划”培养的在校学生人数看,近年呈现増势,最近几年每届学生达5万人数量级,累计已培养20多万“卓越工程师”人才,其中硕博研究生达3万余名。同时,参与这项计划的企业也达数千家之多,包括大量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事实上,在2013年“卓越计划”实施期间,我国就已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并成为了预备成员。但进入“预备”阶段,最短2年后才可成为正式签约组织。其中,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国内认证体系和程序实质等效于协议其他成员的认证体系和程序;二是认证所采用的毕业生标准实质等效于协议中的毕业生素质要求。工程教育界普遍认为,缔结《华盛顿协议》,有利于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对于我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我国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基础和关键。
对此,教育部理工处有关负责人在沪表示,我国应当从《华盛顿协议》的“实质等效”来思考工程教育标准,同时从“认证要求”思考工程教育评价。事实上,《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非常之高,包含12个方面,划入“知识维度”、“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维度”、“通用能力维度”、“态度维度”等4个维度,包括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其中不少是传统工科教育中所未能覆盖的方面,甚至包括工程伦理等德育内容。
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首届理事单位表示,“华盛顿协议使中国工程教育有可能融入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但互认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学习、了解、跟踪、掌握世界工程教育的潮流,切实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才是‘不忘初心’”。
《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学位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促进工程学位互认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流动。工程学位的互认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工程教育标准的互认实现的。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组织实施,对外由中国科协代表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
《华盛顿协议》成立于1989年,最初由6个英语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互认协议,成员遍及五大洲,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南非、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土耳其、俄罗斯等正式成员及预备成员。
《华盛顿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各正式成员所采用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基本等效;②各正式成员互相承认其他正式成员提供的认证结果,并以适当的方式发表声明承认该结果;③促进专业教育实现工程职业实践所需的教育准备;④各正式成员保持相互的监督和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