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介绍

2017-05-19

浙江省悠久的创新创业历史和“双创”氛围,为浙江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创新”,内在蕴含了创新精神。多年来,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成了“自下而上,百花齐放”的特色,不仅管理学院,而且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浙大科技园、团委等部门都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创新创业举措和项目。

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

发挥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从“学优则仕”向“学优而创”转变,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机制

夯实一个基础,完善一批平台,形成一个体系,落实一系列政策。一个基础,即以建设一个统筹协调、工作高效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基础;一批平台,即建设一批富有实战功能的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一个体系,即统筹学校相关部门和协调创新创业资源,建立一个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互动的创业教育体系;一系列政策,即不断完善和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政策,以及创新创业团队和项目支持政策,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和评估政策等。

二、构建基于”通识教育“的教学体系

(一)抓好课堂教育环节

开设《创业教育》、《创业与创新基础》、《技术创新创业》等创新创业相关课程30余门,占通识课程的15%。创立“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辅修专业,1999年在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院士的积极倡导下,竺可桢学院和管理学院大胆突破,从国际一流的高标准出发,吸收了各国著名大学(如哈佛、剑桥等)的经验,在全国大学中率先创建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构建了面向浙大优秀学生的“未来企业家培育工程”。竺可桢学院和管理学院集中优势资源,培养学生卓越的全球化视野,同时创造了多学科交叉的环境,让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优势互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创意。强化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教育方式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员1000余名,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二)组织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开展全球模拟公司创业教育、“蒲公英”创业训练营、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等训练。加强与国际创业教育组织合作,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设立创业教育教席,组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与斯坦福大学、硅谷孵化器联合成立“浙江大学硅谷创业实验室”,与百森商学院、里昂商学院联合开展“全球创业管理”硕士(GEP)项目。

 

三、创新创业实践

(一)举办各类论坛沙龙,激发创业意识。

依托勤工助学与创业指导中心、“蒲公英”青年创业学院、青年创业俱乐部等近30个创新创业社团,持续开展“创业者导航”、“创业点子秀”、创业沙龙等活动,全年举办400余场。

 

(二)强化科研训练,增强创新能力

实施“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SRTP)”,建设19个综合性学科竞赛实践基地,5年来科研训练立项8351个,覆盖三分之二以上本科学生。

 

(三)以赛促教,培育创业团队。

举办“蒲公英”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友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其中“蒲公英”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累计共有1200余支团队,8200名同学参与,培育了“快的打车”等众多优秀创业团队。人民网统计,2013年浙江大学学生创业率达4%以上,成为全国创业率最高的大学。在第九届“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校收获八金二银,金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

四、基于”资源整合“的职称平台

(一)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校内有关部门单位,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将“求是创新”校训融入培养全过程。

(二)提供政策保障,出台《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停学创业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帮助引导大学生处理好创业与就业、学业的关系。

(三)给予技术支撑,建立大学生创业与教师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机制,推出“一元专利转化项目”供学生选择。

(四)整合校外创业资源,积极争取各类创业扶持资金,在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累计已超过5000万;与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建立起风险投资联盟,为创业企业提供投资、融资服务;与属地政府共建“创业苗圃”、“大学生创业园”等,集聚创业优惠政策和服务。

五、营造基于”学优而创“的文化氛围

(一)鼓励优秀学生对接全球平台,选拔优秀学生到美国硅谷、UCLA商科中心等交流访问,举办“中国创业”国际夏令营,开展面向世界的创新创业交流研讨。

(二)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布创新创业信息,推送优秀校友成功创业案例。

(三)重视导师带徒传统,搭建以浙商企业家“导师带徒”为核心模式的高端实践育人平台,学习浙商创新创业精神。

(四)打造创业生态圈,联合浙江经视制作《资本相亲会》电视栏目,广泛报道学生创业项目,吸引天使投资关注,在校生创业团队获得直接融资。

六、经验借鉴——以文化培育与品牌活动相依托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一)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结合文化特色,从文化培养的根源出发,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高校与企业,教学与实践”多元化的无边界共同体。

(二)培育百花齐放的品牌活动。精心打造多个品牌活动,例如“浙江大学勤创节”、“浙江大学创业点子秀”、“众创纪元”和“创客训练营”等,组织学生暑期赴硅谷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举办项目路演和对接会。

(三)加强媒体宣传。编辑出版《创业浙大》刊物,宣传大学生创业典型案例,利用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布创新创业信息,推送优秀校友成功创业案例。

电话:010-62795508

传真:010-62795568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伟清楼605室(100084)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77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