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哥本哈根商学院为例

2016-08-09

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人才为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西方国家提出以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丹麦大学创业教育的实施,顺应了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其大学内部转型的必然选择。

 

一、丹麦大学创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丹麦大学创业教育经历了短短数十年的发展,时间不长却生机蓬勃。从外部因素看,一方面,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滞缓,迫使欧洲各国政府多方寻求化解危机的出路。作为欧盟成员国的丹麦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大、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因此,对外贸易在丹麦经济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使丹麦主要贸易国市场受到重创,严重影响了丹麦经济的发展。如何降低高失业率,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政府亟待化解的重要政治问题。而此时能够催生企业并为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创业者”群体,开始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创业热潮随之孕育而生。另一方面,欧洲大学通过自身转型主动应对发展困境。20世纪晚期,欧洲大学自身对多样、复杂的社会需求所作出的“创业型反应”,使企业家的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转型后的使命。与此同时,丹麦在欧盟一体化理念和政策的持续推进下,其高等教育机构与欧盟各成员国间的合作变得更为紧密。这都为丹麦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内在因素分析,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丹麦在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中,逐步由一个农业国转变为拥有高科技水平的工业国,并一跃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对劳动力本身在质和量上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受到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国民的创业动力严重不足,社会对商业失败的宽容度也较低。有数据显示,当时丹麦有近1/3的成年人不敢尝试创业。而在已经投身创业活动的群体当中,有53%的人也表现出对创业失败的悲观和惧怕。为改变这一现状,迫切需要丹麦政府构建一套完整、协调、灵活的教育制度,大力普及国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品质,培养大批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储备充足的劳动力大军。

 

二、哥本哈根商学院的创业教育模式

建在丹麦大学内部的创业中心是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机构,也是大学链接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重要枢纽,在实施创业教育、开展多方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制定灵活的适应性政策、孵化新生企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不断衍生和发展,推动了丹麦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下面以哥本哈根商学院为例,具体阐述丹麦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路与做法。

 

1、打造广阔的专属平台———哥本哈根创业学校

始建于1917年的哥本哈根商学院是北欧最大的商学院,也是世界高校范围内开展创业教育的领先机构之一。哥本哈根创业学校(copen-hagenschoolofentrepreneurship,CSE)便是哥本哈根商学院着力打造的创业教育平台。CSE重点关注“企业孵化”、“创业研究”和“平台合作”三个领域。它们从不同角度,聚焦推动创业教育在大学内部的深入发展。这些领域的具体工作分别由“创业实验室”(CSELab)、“创业学术”(CSEAcademia)和“创业关系”(CSERelations)三个机构负责。

——创业实验室(CSELab)是目前丹麦国内最大的孵化机构。Lab为这里的孵化企业提供各种在线商业开发工具,组织研讨活动,促成各种外部合作使企业成功孵化。

——创业学术机构(CSEAcademia)负责丹麦科技大学(DTU、哥本哈根商学院(CBS)和哥本哈根大学(KU)三校间学科交叉项目的实施、创业教学与研究以及举办暑期创业学校。来自这三所大学的教师通过授课、研讨等途径,运用行动学习和互联网思维方式,将企业家精神渗透到课程教学当中。学生获得的学分在欧盟成员国高校间均予以承认并可进行学分互换。

——创业关系机构(CSERelations)负责为初创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关系系统,促进初创企业与创业者、教师、研究人员和相关社会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创业共同体。

可见,CSE吸纳整合校内外众多教育资源,有效促进了与创业研究、教学和实践活动间的联系,极大提升了创业教育发展的主动和自觉。经过多年发展,它已成为哥本哈根商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不仅为本校,也为来自北欧乃至全球各地的学生、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提供多元化、实践性和知识型的创业技能。

 

 

2、探索新颖的教学手段———验证教学法

“验证教学”是一个模块化的实践型媒体教学工具。它包含创意验证(Proofofidea)设想验证(Proofofconcept)商业验证(Proofofbusiness)三个不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哥本哈根大学进行,后两个阶段在哥本哈根商学院进行,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都十分明确。教师通过嵌入式教学,将该工具的运用与传统理论教学相结合,使教学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创意验证阶段(Proofofidea)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包含一系列简短问题的实用创意检测工具,并在创意理念、企业竞争力与人才储备方面开设课程。教师在学生完成商业计划书后,指导学生运用创意检测工具反复验证早期创意的成熟度和可行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潜在客户和商业伙伴的重要性。该阶段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交流和研讨机会,着重指导创业者运用创意验证工具梳理、审视各种创业想法,帮助他们形成早期创意。如每周三下午14:00~17:00定期举办的“开放星期三”活动,就是面向所有对创业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的。在这里学生可以单纯地了解创业知识,也可以与创业指导教师充分沟通和探讨,从零散的创业想法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创意,还可以进一步组建小型创业团队,开启创业之旅。

——设想验证阶段(Proofofconcept)是一个为期3个月的项目。创业者在这一阶段需要参与各种研讨会,接触到项目导师、咨询专家、企业家和产品合作商,并与他们深入论证商业计划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最终,创业者在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下,逐步清晰企业定位、发展方向和预期目标,并制定适合各自企业发展的可行性方案和举措。

——商业验证阶段(Proofofbusiness)为期6个月。在该阶段,创业者及其团队将在专业的企业开发人员和同行的帮助下创办企业,并要求维持企业的最低运营开支,保证初创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创业者将全面接受企业开发方面的深入培训,持续参与各类商业研讨会。CSE的项目导师、商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将全程跟踪初创企业的发展,继续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众多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机构也将随时为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注入商业资金。可见,CSE运用验证教学法,从帮助热衷于创业的年轻人形成创意开始,一步步引领创业者将头脑中的想法转变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全程化跟进式教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外部资源,不仅为初创企业的诞生注入了良性基因,更使其今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3、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强

CSE创业教育课程主要面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课程类型主要有学位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博士课程和暑期学校课程四大类。其中学位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的数量多,内容丰富。如“创新创业学”领域仅2012年向研究生开出必修和选修课程共计74门,2013年秋季该领域开设选修课59门。此外,其它创业相关课程也开设大量选修课,可供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见表1)。暑期大学一般在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下旬举办,课程安排紧凑,形式灵活多样,实践应用性强,授课对象有本科、研究生以及企业和政府管理人员。每年有大量来自本国和世界各地高校的学生参加暑期大学(InternationalSummerUniversityProgram,ISUP)进行集中学习(见表2)。

 

4、汇聚雄厚的创业师资——满足专业化和个性化需求

专业雄厚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CSE不仅重视对现有教师的培养,而且注重引入校外优质教师资源,满足学生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精英教师”培养计划作为欧盟“下一代”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由哥本哈根创业学校(CSE)负责实施。“精英教师”计划旨在将实践要素融入到丹麦技术大学(DTU)、哥本哈根大学(KU)和哥本哈根商学院(CBS)三所大学的创业教学当中,将创业课程纳入基础课程体系。到2014年,CSE已依托该项目培养出18位杰出的创业教师,建立了校际创业教学网络,并在创业学位课程中将“教学”与“创业”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

除了拥有本校优质的创业师资外,CSE还有稳定的校外教师团队。这支校外师资队伍包括14位高级创业导师和4家专业咨询机构。其中14位高级创业导师均有着十几年以上为世界各国大型公司或跨国企业进行业务培训的经历,指导经验丰富。而德勒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丹麦柏荣(Bech-Bruun)、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创业公司(Venture)等4家专业咨询机构中德勒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会参与商业验证后期的教学活动,在经济环境、企业财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丹麦柏荣(Bech-Bruun)是丹麦顶尖法律公司,会在集资活动方面提供法律咨询;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将重点在企业组织结构、法律、税收、增值税和金融事务等方面给予指导;创业公司(Venture)给予资金和投资方面的咨询服务,并为初创企业提供风险资金和商业天使资金。雄厚的创业教育师资既满足了创业者不同的教育需求,也为优秀企业家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

 

5、拓展多元化合作平台———提供全方位跟踪与孵化

CSE拥有多元化网络合作平台。除了校外师资平台外,还有校友俱乐部、企业合作平台和技术支援平台等,这些平台在创业教学、研究和企业孵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友俱乐部是唯一面向进入CSE孵化的初创企业开放的互动平台。进入这里的初创企业都已完成了验证教学的全过程。初创企业家们不仅能够参加“创始人之夜”等众多CSE举办的企业家研讨活动,保持与各种商业合作伙伴和CSE咨询机构教师的深入接触,而且能够每天在CSE创业实验室提供的专门场所进行日常办公或召集会议。作为互动平台的一份子,初创企业家们同样愿意给新兴创业团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例如接受创业者对创办企业过程的调查,利用各种研讨和交流机会与创业者分享自己的创业历程和宝贵经验。CSE的企业合作平台覆盖面广且合作深入。目前参与合作的公司企业共计122家。创业者可以在CSE企业平台中直接了解这些企业的服务内容,并根据需要与其建立联系。这些众多的公司企业将会为创业者成长和初创企业发展提供从创意到创业各阶段的全方位支持与援助。产品技术支援平台是一个由6家机构组成的专门技术平台,从信息技术、产品策划与营销、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为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

 

三、哥本哈根商学院创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1、开放式平台吸纳丰富教育资源

哥本哈根创业学校(CSE)作为哥本哈根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平台。它依托哥本哈根商学院,从创业教育师资、课程体系、合作企业、校友资源等维度建立起多个开放式子平台,用以汇聚优质创业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从而培养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群体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借助开放式平台,导师、学生和企业等相关主体之间能进行便捷的交流与合作,能将包含政府、高校、创业支援机构在内的各种资源予以有机整合并加以利用,从而有效提升创业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助推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全程化跟进式教学提升初创企业孵化率

哥本哈根商学院有着众多富有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学生。他们对待创业的需求不尽相同,有想直接创办企业的,有想先实习后创业的,也有只为完成与创业相关的学习任务而接触创业知识的。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只要学生对创新创业感兴趣,CSE都会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给予满足。对于想丰富创业知识的学生而言,各层次种类繁多的创业课程、研讨会和创业竞赛活动等均可供学生选择;对于想为将来创办企业积累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CSE的校企合作平台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实习机会;尤其对于想直接创办企业的学生而言,CSE独特的验证教学项目会为他们提供从创业理念到注册企业的三阶段学习过程,并将理论教学、实践指导、技术支持、商业合作、企业融资等关键环节与相应平台有机融合,做到全程化跟踪教学。对创业者已经遇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能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并加以跟进。这些都使初创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其置身于现实环境中进行跟踪和扶持,从而保证了初创企业的孵化率。目前进入CSE创业实验室孵化的初创企业以每月3~5家的速度持续增长,并已有近80家初创企业成功孵化进入独立运营阶段。这些孵化成功的初创企业中约有50%是多学科交叉产物,近80%为国际化企业。不仅如此,对于孵化后初创企业的发展,CSE也将协同相关创业支援机构予以持续关注。

 

 

 

 

3、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双方共赢

随着校企合作走向深入,哥本哈根商学院不仅收获了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创新创业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企业的转化和运用,满足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一方面,CSE注重教学过程中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要求教师将实践性元素运用到具体的创业教学当中。例如鼓励教师向热衷于创业教学的公司搜集案例,将他们的创业经历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并随时欢迎他们走入课堂,参与教学活动。在以鼓励创办企业为目的的验证教学项目中,企业参与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元素。CSE还借助各种平台在创业研究、企业孵化、商业合作、研讨交流等方面不断推进合作深度。这些都要求CSE与各类成功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创业教学的成效更为明显,推动创业教育发展。另一方面,CSE支持合作企业转化和运用大学的创新创业成果。2010年CSE就尝试通过“新知识券”在创新创业领域促进本校研究人员与中小企业间的深入合作。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哥本哈根商学院或丹麦其它教育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小企业,加快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教育机构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新知识券”为中小企业与教育机构间的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包含“基础知识券”和“拓展知识券”两种资助类型。其中“基础知识券”为中小企业提供从教育机构获取研究成果所需的基础资金,最大资助额度不超过10万丹麦克朗,且经费总额的40%须用于中小企业获得咨询服务、教育培训、成果转让等方面,不足部分由企业自行负担。“拓展知识券”主要支持校企合作过程中研究活动的开支,资助上限为5万丹麦克朗。

本文原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03期,有删改。

电话:010-62795508

传真:010-62795568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伟清楼605室(100084)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77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