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先导
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在于泛而不深、广而不专、联而不畅,应结合不同产业需求,深入构建双创教育子系统,充分融通产学研政用各维度创新主体育人资源,进一步打通育人链条壁垒,切实打造“学为根基、研为主体、产为催化、政为支撑、用为牵引”的全链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李滋阳
个人简介
李滋阳,江苏大学党委办公室副科级秘书,江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创新教育、创新管理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项目等课题6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等课题4项,发表CSSCI、北大核心等论文10余篇,获江苏省2019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2019年年会论文一等奖、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二等奖等5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由过去的生产要素驱动逐步向创新要素驱动过渡。在稳步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乡村振兴等战略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而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重大创新成果的孵化器,对于提振区域经济、优化产业布局具有根源性影响,对于创新链整体结构具有重塑性作用。
在此背景下,江苏大学李滋阳老师以学校工科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底色,坚持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以“学为根基、研为主体、产为催化、政为支撑、用为牵引”的协同育人思路,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革新,深挖产学研政用协同育人价值,推动创新教育理论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启示。
江苏大学探索具有工科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高校、首批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办学起点高,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早在1978年,学校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发展,深入实施“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发展战略,国内外办学影响持续提升。QS、THE、ARWU等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学校均跻身top1000。《2021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38位。
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于2015年10月成立,开启了学校以创新创业为主线的综合教育改革新篇章。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积极担负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使命,把握创新创业的时代契机,基于工科特色的办学实际,致力于全面培养“善于创新、敢于创造、勇于创业”的学生素质,因势利导、纵横有道,着力打造“产品开发型”和“专业服务型”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图1:江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一直实施四个“坚持”:
坚持以“精神意识→知识结构→技能技巧→能力素养”为主线,构建全员化、全程化的双创素质育成体系;
坚持以“机制先导→教学主导→专训辅导→实践引导”为路径,构建层级化、渐进式的双创教育教学体系;坚持以“实训区→预孵器→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区”为载体,打造全链条、渐进式的实践孵化体系;
坚持以各界资源的“优势互补性、利益诉求点、合作共赢点”为突破,构建交融式、协同式的双创扶持体系。
研究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学政、学研、学产、学用建议
图2:高校视角下的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
李滋阳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背景下,研究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学-政”“学-研”“学-产”三个投入维度以及“学-用”这一产出维度进行随机前沿分析,力求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的评价更为客观,为创新育人模式奠定基础。同时提出四点建议:
1)合理利用政府资源。一是增强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二是提升政府资源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支持度,三是高校在政府资源的利用方面,不能满足于数量层面,更要在质量上下功夫,统筹协调各二级学院、科研单位及科研团队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科研资源,确保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突破,力求 “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全面带动高校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2)主动做到学以致用。一是提升师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二是稳定科研队伍,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协同互动,促进人员、技术、知识的流动和溢出。三是强调科技创新活动全流程的成果质量,戒除“以量取胜”思维,推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3)持续加强校企合作。一是高校要借力优势学科,聚焦地方对口或重点产业发展。二是进一步提升企业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贡献度,共同建立高质量协同关系,形成闭环创新链,促进专利转化和创新驱动,助推高校科技创新质量更高、应用性更强、针对性更准,推动所在区域和相关行业健康发展。
4)转型优化驱动要素。在规模效益递减效应的作用下,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增速逐年减缓。高校应重视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努力实现创新驱动要素的全要素多主体协同发展,处理好自身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关系结构,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以求创新过程中的规模效益递减转向规模效益递增。
提出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的构建思路及实现路径
为大力推进三产融合类新型农业企业创建及新乡贤高质量供给,针对农村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出“创业型助困”概念及思路,明确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的构建思路及概念模型,运用生态学理论,对系统的生物群落、无形支持和能量转化过程进行分析,为高校引导农村籍大学生成为新乡贤提供现实路径。
图3:高校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模型
具体培育路径包括:
1)注重乡贤培育的系统性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应重新审视农村籍大学生培养工作,一是要站在服务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塑育人思路,二是要突破学涯教育和生涯教育的时间跨度,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将“学干结合、以学促创”理念融入到实现生涯价值的过程中,让受教者(如农村籍大学生)终生获益。三是要涵盖育人组织、育人环节的广度,做到全链条育人。如,一流涉农学科的高校联合其他同类高校,建立新乡贤培育高校联盟,畅通全要素流通,共建专家库、人才库、案例库,及时分享经验、互借优势,推动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
2)提升资助模式的创新性培育新乡贤是加速资助模式转型、促进发展型资助优化的着力点,高校应在理念上更新、模式上创新、方法上比心,推进资助工作不断发展。在理念上,高校应突出发展型资助的先导地位,有计划、有步骤的缩小传统资助模式的比例和份额,分阶段、分类型引入和试行发展型资助模式。在模式上,高校应结合农村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成长阶段,分类分期纳入创业型助困计划,避免出现完全以年级和专业特点为划分界限的“一刀切”做法。在方法上,高校应提振受助学生的自强精神,做好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工作,避免产生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和盲目妄进的冲动心态。
3) 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伴随交叉学科的发展及背景知识、专业知识的扩增,农村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创新性品质日益凸显,高校应聚焦返乡创业教育的未来走向,在教改课题指南、教学课程设置和学科竞赛筹备等方面增强针对性。一是在各级教改课题指南中给予创业型助困和返乡创业教育一席之地,推进该领域的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探究,做到以研促教。二是在创新创业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将返乡创业教学课程从普适类创业课程中抽离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学目标的分化感和聚焦感;打破专业教育与返乡创业教育的壁垒,将创业教育中关于返乡创业的教学内容融入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返乡理念和创新思维。三是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突出涉农选题,鼓励参赛队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专业知识解决农业领域的关键问题,提升农业创业中的科技产业占比,摆脱电商、民宿、乡旅等创业类型的局限思维。
4)促进社会资源的联动性在创业型助困生态系统中,政府、资助组织、风投机构和新乡贤组织的作用不容忽视,高校应与上述主体紧密联系,促进各类优质资源联通联动。一是要紧跟政策,吃透上情。高校应牢把机遇,以创业型助困为支点,撬动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海外游学等资助模式革新。同时,吸引更多地方政府宣讲团走进高校,详细介绍引才计划和促创政策,将集成化的返乡促创平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解读给求职者。二是发挥资助组织的育人功能。高校应将资助组织的助人理念与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理念相结合,配合资助组织遴选受助学生,形成完善的资助计划,提供创业培训,及时反馈受资助学生的成长进度,实现精准资助。三是与泛农业投资机构互动合作。定期组织涉农创业团队参加泛农业投融资对接会,把握涉农行业发展趋势,寻求投融资机会;邀请相关创投机构负责人进校座谈,及时分享前沿信息,为返乡创业项目提供指导。四是与新乡贤组织开展交流与合作,强化校友乡贤的带动作用,实现省市乃至村域生源的精准对接和支持。
5)激发受助学子的主动性高校应引导受资助人树立“打铁硬身、立己荣村”的成长理念,激发其干事创业的主动性。一是提高站位,加大宣传,使受助学生理解返乡创业的深远意义,鼓励其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加大返乡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力度,提升广大师生的认同感。二是树立目标,精细规划。高校应依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数据平台”,分类统计大学生成长需求,基于学校返乡创业培养计划与农村籍大学生的职业目标,重点对具备强烈返乡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规划。三是鼓励学习,加强指导。高校应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教学和实践,熟知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积极寻找创业机会,探寻脱贫之路;创业导师应畅通沟通渠道,实现阶段性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及时给予学涯、职涯、生涯建议,帮助学生设计并运作出具有专业性、挖掘性和可行性的创业项目,以创业项目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村域经济良序发展。
提出基层工作角色实践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优化概念模型
为促进创新教育理论向创新教育实践深度转化,以角色论中基层工作角色实践相关理论为根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优化路径进行探索,并厘清大学生创新创业者主体角色特点演变的内在逻辑,构建出基层工作角色实践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优化概念模型,最终形成“3+3”教育思路,即基于“角色认知-角色实践-角色构建”三阶段的“引导式-计划式-主体式”三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新思路。
图4:基层工作角色实践视角下创业教育模式优化概念模型
1)角色认知阶段的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由苏格拉底( Socrates) 提出的“助产术”教学法演化而来。包含兴趣引导式提问、 系统问题提问、情绪激发式提问三类。引导式教育具有其优势,但对师资力量的要求较高,同时缺乏成体系的教材。破除推广难度的对策主要有三点。一是理念先行: 鼓励创业导师转变理念,用创新思维打造创新模式、开展创新教育。二是行动跟进: 设立引导式创业教育教改课题,鼓励教师开展研究; 成立教材编写委员会,丰富引导式创业教育内容,包括设计系统化问题、总结课堂推进技巧、遴选经典案例等; 举办创业讲师授课比赛,将引导式教育模式落向课堂,比赛评委应涵盖创业教育专家、企业外聘导师和大学生潜在创业者,且要提升大学生的评价比重,重视课堂反馈,实现以赛促讲、以评促讲、以讲促创。三是形式多元: 以上两点主要围绕“师”阐述,但同时发挥“生”的作用也十分关键,例如借鉴“导生引导式团队学习”( Peer-Led Team Learning,PLTL) 教学模式,由往届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担任“导生”,带领潜在创业者共同学习,这既可消除新生对课堂的陌生感,又可再度提升“导生”的综合素质。
2)角色实践阶段的计划式教育计划式教育指进行有步骤、有计划、有侧重的安排,完成培养内容,达成培养目标。计划式教育具有计划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等特点,有利于增强初创者的创业韧性。计划式教育在创业教育领域的运用中有三种趋势。一是创业专业化: 模块化教学目标是培养真正的创业者,高校应在学科类别、专业设置等方面找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把创业设立为一门专业。二是辅导员导师化: 辅导员的工作属性便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职业潜力和优势,将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并把创业教育作为长期的研究方向,有利于该学术领域的发展和创业导师中坚力量的扩增。三是课程设计合理化: 要结合行业发展态势和大学生成长需求,不断更新模块化教学内容,以保证所授之“渔”,可以渔“鱼”。
3)角色实践阶段的主体式教育主体式教育指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自发性,教育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教育内容由知识解读转为素质提升,最终帮助学生培养个性化、科学化、高效化的学习力。主体式教育具有自发性、个性化、灵活性、体验性特征。主体式教育灵活度高、运用空间大,但对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教师在运用直观感受、课外项目、创业模拟、拓展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教学时,应准确把握学生现场体验的时间节点,及时对学生做出指导; 应结合教学情境,抛出问题,促使学生围绕问题主线进行分析和决策; 应及时转化角色,根据创业团队的组织形式,准确选择诸如决策者、参与者、辅助者等身份; 应有一定的创业经历,或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创业团队。其次,大学生创业者要形成主体性思维,主动投入到各类体验模式中,有意识地培养对创业角色的感悟能力,并主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最后,师生互动反馈是主体式教育的关键。教师应对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每个维度做出剖析,帮助学生对自身形成客观认知; 学生应对教学方法保留选择权和建议权,在教学环节中或正式体验后,主动反馈教学感受及效果,并培养自身自主纠偏、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能力。
提出“三链”深度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型
为破解制造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创新型人才质量和体量与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脱节的困局,在厘清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内涵和融合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三链”深度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型,并对模型的外部要素、推动者、链条单维发力路径、链条节点嵌合程度、运行动力机制和协同育人功能进行解读,提出放开管制干预、形成支持合力、健全容错机制等构建策略及建议。(详见学术作品·作品展示)
学术作品·精要展示
基于“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作者:李滋阳,李洪波,范一蓉
摘要:推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重在创新,创新之要在于创新型人才的体量提升和质量优化,因此转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迫切性。在厘清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内涵和融合模式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三链”深度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模型,并对模型的外部要素、推动者、链条单维发力路径、链条节点嵌合程度、运行动力机制和协同育人功能进行解读,最后提出放开管制干预、形成支持合力、健全容错机制等构建策略及建议。
在“中国制造2025”引导和“中兴卡脖子”等事件冲击下,我国制造业发展逻辑显现,即做优实业,重在创新;激活创新,首在用人。这里的“人”是指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背景下,攻读新工科专业,从事高端制造业研发工作,集专业综合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于一身的创新型人才。
在明晰创新型人才定位之后,首要解决的是如何培养的问题,即破解创新型人才质量和体量与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脱节的困局。目前,学界直接以“三链深度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呈现杂而不专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构建“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各链条主体围绕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打造人才链奠定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
(一)“三链”内涵
1.教育链。本研究的教育链是指在“中国制造2025”视角下,以研究型大学、高端制造型企业、理工科硕士和博士为主体的教育链条,基本环节为资源投入科研训练专利转化高质就业。
2.创新链。本研究从行业视角对创新链进行定义:创新链是以制造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依托知识创新活动将各类创新主体连接,并推进知识经济化、技术产业化、创新系统持续优化的链式结构。本研究借鉴创新链三阶段、四阶段和五阶段的划分思想,认为创新链的基本环节为要素整合研发创造产业化社会效用。
3.产业链。本研究强调技术驱动产业链创新,认为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企业按照供求关系,依托资金、技术、产品渠道进行价值交换,在各要素尤其是技术要素的驱动下,最终将新型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基本环节为基础产业技术研发新型产品市场拓展。
(二)融合模式
融合模式分为四种:教育链与创新链融合;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三链”融合,详见图1。
图1 “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模式
1.教育链与创新链融合。教育链与创新链融合的理念源自科教融合。教育链与创新链的共同点在于科研是核心。因此,教育链与创新链融合是以科研创新为撬点,借助企业研发的活力转变研究型大学教学思维,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举措,并处理好学术性与功利性的关系,呈现“双链”融合的双赢局面。
2.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目前,我国教育链和产业链融合现状还停留在简单的校企合作层面,这暴露出“双链”互融的主动性低、合作类型形式单一、合作领域不够深入等问题。部分研究型大学与华为的合作思路为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提供了参考。推知,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是指研究型大学和高端制造型企业通过制度设计、平台构建等促进资源共享、人员流动和模式创新,实现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
3.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按照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划分,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模式分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和“产业链拉动创新链”两种。我国正处于“产业链拉动创新链”向“创新链推动产业链”转变的关键时期,并长期面临科技主管部门协同性弱、技术产业化链条节点多、各主体整合意愿低、低端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企业逐利与产品升级造成对垒局面等问题。因此,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指发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互补互促效应,稳步推动产业发展拉动技术创新向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转变。
4.“三链”融合。“三链”融合的理论基础是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提出的三螺旋理论。该理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行政产业高校”三重螺旋关系,借助三个主体形成的合力,实现知识生产和知识转化。本研究借鉴三螺旋模型,构建“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模型。按融合程度划分,“三链”融合分为弱融合、基本融合和深度融合三类。
深度融合是介于“三链”基本融合和“三链”重叠的中间状态且更逼近“三链”重叠。如图2所示,相比“三链”基本融合,“三链”深度融合的D区域面积更大,“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边界更模糊,节点衔接更紧密,相互嵌入更牢固,融合状态更稳定。
“三链”深度融合的优势有三点。一是创新主体的自身功能大幅提升。二是知识碰撞更频繁,价值增值更明显。三是个体角色多重化。以教育链为例,“三链”深度融合可以让“导师走出去、企业家走进来”更加频繁,产业教授便是“三链”深度融合的产物。产业教授有两层概念:一是科技企业家、工程师担任导师;二是导师将专利产业化,创办企业。
图2 “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二、“三链”深度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链”深度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三链”深度融合为基本框架,并纳入了政策、资金、人才、容错机制等外部要素和推动者、“三链”、培养目标等内部要素。其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位于“三链”涡旋中心,创新链、教育链和产业链以涡旋水流的形式呈现,同时明确了各链条的基本环节、节点嵌合路径和发力方向(见图3)。本研究对外部要素、推动者、链条单维发力路径、链条节点嵌合程度、运行动力机制和协同育人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图3 “三链”深度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外部要素
外部要素包括政策、资金、人才支持与容错机制。其中,政策发力、资金倾斜、容错兜底。《中国制造2025》出台后,中央和地方主动谋划,积极为“三链”深度融合提供外力支撑。
(二)推动者
研究型大学依托政策、地缘、师资、技术和生源等有利条件,高度聚焦科研创新和人才高地建设,对于变“密集人海”为“高端人力”和推进“制”“智”交融具有显著优势,可视为“三链”深度融合育人的推动者。
(三)链条单维发力路径
1.教育链发力路径。教育链以研究型大学为引擎,通过“定式未定式”思维转化、“记忆创意”模式切换、“即时随时”机会扩增,提升马力,促进教育链与其他链条并轨。
2.创新链发力路径。创新链主动融入教育链和产业链,不仅可以推动教育链变革和产业链升级,而且可以实现新教育链和新产业链对创新链的重塑。一方面,创新链推动教育链形成,并结合教育链变革需求和创新链对教育链的推动作用,升级为新创新链,在新创新链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育链变革为与新创新链对应的新教育链。另一方面,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形成,并结合产业链升级换代的需求和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推动作用,升级为新创新链,在新创新链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链升级为与新创新链对应的新产业链。
3.产业链发力路径。产业链主动融入教育链和创新链是指高端制造型企业与研究型大学共建研发和转化平台,形成“市场企业高校”贯通机制,既让科研成果从高校走向市场,又让先进技术从市场反哺高校,不断促进各链条健康发展,具体来讲分为四步。一是企业主营业务运转良好,保证稳定比例的研发经费一部分投向自身的研发中心,一部分投向校企合作项目。二是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三是研究型大学向企业输送人、专利、项目常态化。
(四)链条节点嵌合程度
“三链”对应节点具有高嵌合度。由前文可知,教育链基本环节为资源投入科研训练专利转化高质就业;创新链基本环节为要素整合研发创造产业化社会效用;产业链基本环节为基础产业技术研发新型产品市场拓展。
横向来看,“三链”基本环节数量相同,并按照各自链条的发展逻辑排布,为对应节点纵向吻合提供了结构基础。
纵向来看,各环节联系紧密,分别构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个环节,即投入启动环节训练提升环节转化突破环节反馈验证环节。
第一环节为投入启动环节,该环节中资源投入、要素整合与基础产业联系密切。教育链和创新链升级需要产业链的基础产业提供经费支持,教育链需要创新链输入各类创新要素,完善教育内容。
第二环节为训练提升环节,该环节中科研训练、研发创造与技术研发互为所需。对创新型人才进行科研训练是提升科研团队学术规范性、严谨性与创新性的必经之路,也是推进研发创造的人力支撑点。
第三环节为转化突破环节,该环节中专利转化、产业化与新型产品相互关联。专利转化催生新型产品,专利产业化带来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四环节为反馈验证环节,该环节中高质就业、社会效用与市场拓展相互促进。高质就业是指不以就业为指挥棒,而是引导更高层次的职业追求,高质就业是检验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标准,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用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市场不断开拓的原动力。
(五)运行动力机制
“三链”融合涡旋效应是运行动力的重要来源。
“三链”融合涡旋效应是指在“三链”聚集和融合区域,形成对各链条资源要素的吸收、整合、交流与溢出等效应。“三链”融合涡旋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各链条的节点嵌合程度、资源关联程度、规模体量大小与先进水平。
如图3所示,“三链”深度融合模式的运行动力机制为:因创新型人才需求和共同利益驱动,“三链”具备主动融合意愿,在研究型大学的参与和推动下,各链条激活自身的边界跨越能力和融合能力,经过“三链”融合到“三链”深度融合的演化,最终形成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涡旋向心力。
(六)协同育人功能
协同育人功能是指通过“四协同”——协同办学、协同研发、协同转化、协同就业,整合“三链”资源,构建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向自主型、应用型、开放型、创新型转变,保证研究型大学人才供给符合制造业发展需求。
三、构建策略
构建“三链”深度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需要”:需要拉闸放水、江河相汇;需要三步齐迈、勠力同心;需要虚怀若谷、有容乃成。
(一)拉闸放水、江河相汇——放开管制干预
一是放开各方资源。政府应协调好教育、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等部门关系,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统筹好人才、科技、经济政策关系,推进资源共享与高效利用。
二是创新育人方式。各链条创新主体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打出组合拳。政府应鼓励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引导各链条主体由形式合作迈向实质合作,兴建一批深度合作、长期稳定的实训、科研基地,推进重大项目工程和高端人才工程交融,实现优势资源向关键项目、关键环节和关键人才流动。
三是转变科研管理方式。各链条主体应从过程管理转向成果管理,避免对科研过程过多、过细干预;提倡多元结题方式,用创新导向替换结题导向;赋予科研人员项目调整、经费使用、人员安排和计划落实等更大自主权。
(二)三步齐迈、勠力同心——形成支持合力
一是各链条创新主体激发自身的主动性。各链条创新主体既要主动摸清自身需求,知道自己差什么、缺什么、要干什么,明确自身应该补什么、创什么、怎么创,要以需求导向推动科研创新,提升创新精准度,找准创新支点和发力点;也要了解各链条的发展现状、资源优势和未来走向,主动争取各方资源,知道需要的资源在哪里、怎么要、要多少,也要知道他方需要的资源自己有没有、有多少、能给多少、不够还要创多少。
二是提升“三链”的向心力。研究型大学推动“三链”融合只是起点,“三链”激活自身的主动融合力才是关键。“三链”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同频共振,做到国际标准与国内水平同频共振、人才培养与经世致用同频共振、科技创新与时代要求同频共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合力。
三是构建“三链”深度融合长效机制。“三链”深度融合要成为一种常态,“三链”主体在分享创新型人才红利的基础上,要努力构建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培养成效。
(三)虚怀若谷、有容乃成——健全容错机制
一是要理性对待失败。政府和各链条创新主体应理性对待失败,允许科研人员通过查错、试错、纠错,促进科技创新活动步入正轨。
二是政府应主导完善容错体系。结合“三链”融合态势和升级要求,政府应出台科技创新失败补偿政策,完善评估、运行、监控及保障体系,解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是各链条主体要明确一个理念:容错也是激励。对于将科研工作置于个人和部门之上的“能人”,容错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激励。这种激励有利于营造健康的科研创新生态,有利于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加入创新大军,有利于打造更多高质量的育人平台。
参考文献:
李滋阳,李国昊,王海军.基层工作角色实践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优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06):82-89.
李滋阳,李洪波,范一蓉.基于“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6):95-102.
SENN. Innovation chain and CSIR [J].Current Science, 2003,85(5):570-574.
TIMMERSP. Building effective public R&D programmes[C]//Proceedings of the Portla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PICMET99)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9:591-597.
BAMFIELDP. The innovation ch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in the chemical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econd edition)[M].Weinheim, FRG: Wiley-VCHVerlagGmbH&Co.KGa A,2004:225-244.
韩江波.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研究--基于理论逻辑及其机制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2):32-36.EtzkowitzH. Innovation in Innovation:The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Relations[J].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2003, 42(3):293-337.
郑文范,栾培新.按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施[J].中国高等教育,2018(08):44-46+57.
编辑:姜刚风
审校:徐杨巧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62795568
联系邮箱:ieercc@tsinghua.edu.cn
欢迎参与”双创学者“专栏计划,更多详情请查阅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