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学者【名家录】用科创改变世界的“领路人”——记硬科技“产学研用创”于一体的李泽湘教授

2022/1/21

李泽湘,从学者到创业者,他太懂得“走对路”对一个人,乃至国家意味着什么。在求解智能创新时代这道复杂函数题的过程中,他是一位知名的学者,现任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XbotPark机器人部落创始人、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IEEE Fellow;从港科大3126实验室到松山湖,他已经孵化了近百家硬科技企业,其中7家已成长为独角兽公司;2021年发起创办的深圳科创学院,提供一年体系化的创业教育,全力打造“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科技创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最大程度释放创新能量,造福社会。

——李泽湘  

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

XbotPark机器人部落创始人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

 

个人简介

 

 

李泽湘,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XbotPark机器人部落创始人,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

1979年,李泽湘作为新中国首批公派本科生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留学,并获电机工程及经济学双学士学位。1989 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电机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1992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任教,并创办了自动化技术中心和机器人研究所。2004年,创办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控制与机电工程学科部,先后与广东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常州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合作创办了机器人学院,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自1999年创办中国首家运动控制公司固高科技起,他先后与学生创办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等知名科技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李泽湘教授的科创体系至今已孵化硬科技企业近100家,其中7家独角兽公司,其中明星企业包括生产网红扫拖一体机的云鲸智能、移动储能设备知名品牌正浩创新科技、商用自动驾驶的希迪智驾、仓储机器人知名品牌海柔创新,以及主营工业机器人的李群自动化,还有一批十分有潜力的公司,包括全球知名的智能船舶品牌逸动科技,外骨骼机器人奇诺动力,农业自动化企业恩茁科技,智能家居知名品牌卧安科技、视觉芯片品牌公司思特威等。2021年,李教授发起创办深圳科创学院,以“新工科教育”培养更多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李泽湘主要从事机器人、运动控制、机构学和制造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发表论文 200 多篇,专著 4 本; 创立了机器人在非完整约束下运动规划这一重要学术领域。他于2007年被选为IEEE Fellow,在国际机器人顶级学术会议 ICRA 和 IROS 发表Keynote报告和 Plenary报告。2008年,被任命为香港政府策略与发展委员会成员,并于2018年获香港创新领军人物大奖。2019年,获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国际顶级奖项(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Award)。2020年,获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深圳40年40人)。

  

从学生到教师:海内外求学后投身教育事业

 

编者:李教授,能跟我们简单分享一下您的求学经历吗?

1961年,我出生于湖南省蓝山县。1979年,18岁时我考上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当时,恰逢中美建交。美国的铝业公司出访中国,为了答谢和巩固关系,美方提出愿意为中方培养2名本科生和3名访问学者。我很幸运地成为2名入选学生之一,获得美国铝业公司资助,公派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留学。1983年,我拿到了电机工程与经济学双学士学位。随即我又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继续攻读,先后获得数学硕士(1986)、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硕士(1986)及博士(1989)等学位。

1986年,当我拿到伯克利的硕士学位后,曾与一批中国留学生,给国家教委递交过一份“改革建议书”。当时,在我们亲眼目睹美国科技飞速发展的现状,意识到国内与世界在科技水平上的差距后,有感当时中国大学不关注国际科技前沿的研究,希望能集合归国留学生力量创办一所专门从事新科技研究的大学。可惜,这封信当年“石沉大海”了。

毕业后,我赴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慧实验室及纽约大学(NYU)计算机系工作。身处顶尖学府,接触前沿科技,想在美国安顿下来不算难事。但是,我很清楚自己的命运是因为教育而改变的,我希望自己能回国做点事。

1991年,香港科技大学成立,这是大湾区、也是大中华区第一所按国际办学规律的一所研究型大学。我应聘到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工作。1992年,我创办了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加入港科大自动化技术中心3126实验室,出任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后任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科技创新的目的。

早期港科大的课程都是按美国研究型大学,如斯坦福、MIT课程体系直接搬过来的。学生从数学、物理一步步地学下去,一直学到大学四年级才把以前的知识融合起来做毕业设计。当学生发现不对时,已经太晚了。我们像所有研究型大学一样,教书、做研究、培育学生、发表论文,不太重视实践,对此很无奈。我们深感西方教育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希望有学以致用的机会指导教学实践。

 

从教授到创投人:以实践项目孵化创新创业

 

编者:李教授,是怎么促成大学教育科研到市场投资人的蜕变的呀?

1998年,港科大应内地邀请选派了不少教授去深圳参与企业合作。可没多久,缺乏实战经验的教授纷纷撤了回来。因此事而感到触动,我选择了自己下场创业,并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机遇——1999年,深圳开始产业转型升级。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三方携手创建深港产学研基地,我获邀与同事联合创立了后来国内运动控制领域的知名企业——固高科技,并担任董事长。

创办固高科技,是基于我对运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网络技术和机械优化设计五个方向长期系统化的研究。当时,我们还完全不知道创业是怎么回事,我们希望以这些项目实验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可惜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们发现一个很痛的点:参与项目的学生毕业后就去美国大学、或选择去硅谷和华尔街打工,既无从事产业创新的志向,更没这方面的热情,极少有学生愿意回到深圳参与做这个事业。究其原因,学生只把他开设的课程当作完成学分的必修课,而不是真正对从事研究项目有兴趣。

“创办固高的经历,让我对产业发展需要什么人才,或者学生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有了深刻认识。大学研究必须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才能显现出大学的意义。”此后,我把“固高经验”带到了自己的教学中。

2004年,我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当时,我对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校长王树国说,“我帮你来承包一个学科部,用港科的办学模式培养一批学生,为深圳的产业发展做准备工作……”。后来,九年多时间内,我们培育了300多名学生。

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全新的“新工科”教育模式。我在自己开设的新课程中(如一门机器人设计、比赛、制作类课程),有意识地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混在一起上课,用八个月的时间设计、制作、调试几台机器人。我要求学生组团来做项目,项目必须用到时下最新的产品部件。学生想在这门课中拿高分,就必须不断迭代项目设计,一个版本又一个版本不停地实验。为了完成实验,学生不得不在香港和深圳等地奔走购买实验材料。学生要到深圳华强北采购零部件、到深圳工厂做PCB和机加工,再运回港科大。学生在完成产品的快速迭代时,不但学会了系统设计、制作与调试,还学会了项目管理、团队合作等技能,更逐渐熟悉了整个产业链和制造体系。

在这批学生中有一位来自内地的学生汪滔。他从小喜欢航模,毕业论文是无人飞行器的研究。他原本希望毕业后出国继续深造,可因为论文答辩时自己的无人机没能飞起来,成绩不合格,出国愿望也成了泡影。我很欣赏汪滔,因为汪滔曾两次选修了我的运动控制课程,不论兴趣还是研发能力,都远超其他同学。后来,汪滔成为了我的研究生,我平时有意建议他去深圳创业,并对技术、筹资金支持。当时给了两条关键性建议:一条是先拿下国外市场然后转回国内;另一条是在消费级市场之外,拓展更多应用场景,特别是农业植保领域。2006年,大疆创立后,正是遵循这两条建议,又赶上了国内对无人机功能和科研爆发式需求,大疆很快在行业声名鹊起,估值从百万级跃升为超100亿美元的科技型企业。大疆的成功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这验证了中国制造技术完全有可能通过核心产品让全球市场接受,也促使我坚定了搭建一座将学院派理论转型为商业实践的桥梁

 

从教授、创投人到学院创始人:打通教育链、科技链到产业链的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编者:李教授,我们知道您以“教育链接科技改变世界”的愿景,孵化了近百家硬科技企业和7家独角兽公司,能谈谈您孵化这些企业的秘诀是什么吗?

环境和时代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一直在思考与实践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产品经理、优秀科技创业者?

我们身处大湾区、身处硬科技智能正迅猛发展的时代,世界级的“新硅谷”或在粤港诞生。香港与内地在深圳、东莞等地拥有多层次科技与教育资源,具有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如果粤港能携手发展高科技产业,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下一个世界水平的硅谷很可能在粤港地区出现。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将香港、深圳及周边东莞地区看成一个整体。

 

 

过去30年,香港科技大学3126实验室毕业了近100个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他们的去向有个小统计:1/3的人在大学里当老师,都是一些知名大学中优秀的老师、学者;1/3在大厂工作,也都做得很好。同一时期,香港包括港科大很多老师也在开始同样的探索,其他大部分实验室学生的去向:一半在企业、一半在学术界。大学实验室一般是教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也是成功率很低的过程,要走出一两家公司已属不易。3126实验室1/3的学生走向了创业之路,创业创办了29家公司。这里面包括固高、大疆,还有一批正浮出水面的,在行业或者国际上都小有名气的一批公司,这源于不一样的培育方式方法。这些年来,我专注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出资鼓励学生们积极创业,建立了横跨行业、教育与投资之间的生态闭环,走出了一条“导师+学生”的天使投资模式和创业孵化道路,孵化出了大疆、云鲸智能等高科技公司。

今天,不管是作为世界知名的投资公司,还是在座的投资者,都有一个需求,也有一个痛点——需要好的创业者,痛点就是好的创业者实在太少。今天在这里也有很多创业者,创业者同样有一个需求,也有一个痛点——需要好的产品经理,痛点就是好的产品经理实在太少。我相信不管是好的产品经理还是好的创业者,不只是资本需要、在座企业家需要,社会、国家都需要,他会为这个社会、这个产业、这个国家,尤其在硬科技领域,带来非常大的改变。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产品经理、优秀科技创业者。创业最难的是发现伪需求。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和创业者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能够看到背后的基本逻辑,练就火眼金睛

 

以基地吸引创业者——松山湖机器人基地的尝试

 

当年,国际制造业重要一环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日本、德国以及美国在这个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机器人概念的火热,国内一拥而上成立了上千家的机器人公司。即便多数机器人公司多数都是集成性企业,即购买国外核心零部件组装在一起,产品成本高且没有真正自主知识产权。在孵化大疆的同时,我成立了清水湾创投,进一步孵化手中的学生创业团队。团队多数项目是围绕机器人产业进行的,只可惜没找到合适的研发基地。

一个地方要发展,要学会培育自己的科技公司”。有感于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我向松山湖和东莞市政府提出了建立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的设想。利用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产业链资源和我在过去十多年深圳东莞创业孵化的经验,把香港、内地和国外有志于机器人领域创业的年轻人吸引到松山湖,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也为松山湖和东莞培育批新型科技公司。2014年,我们在松山湖创立了一个孵化平台——松山湖机器人基地(XbotPark机器人部落-松山湖),100亩地,11万平米,有办公室、实验室和工厂。这个机器人产业基地不仅提供场地,还给部分启动资金,帮助创业团队启动项目。

 

 

在这些支持之下,我和原港科大工学院院长高秉强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甘洁教授开始在香港、内地、美国、欧洲等地招募年轻人。我们从工业照相机、自控减速机到水下机器人等方向入手,在全国范围内物色合适的机器人技术项目和团队。只要感觉项目有前景又可靠,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亲自跑去游说,将这些团队引入到基地。

与此同时,我们联合了机器人所属的高科技产业人才培养院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众多知名高校,成立了机器人学院,从产业源头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程师的同时,也为广工的工科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2016年,我将这种培养模式复制到了香港,联合沈南鹏、马化腾共同成立了“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在整个大湾区进行全面项目和人才孵化。

六年后,松山湖机器人基地(XbotPark机器人部落)初有成效。基地孵化了65个项目,到今天还活着的达到80%,有15%独角兽或准独角兽,或者未来1-2年也会进入这个门槛,剩下的只要不死就有希望,100%都是硬科技公司。前面几家头牌企业估值超过600亿。松山湖搞不了资本,也搞不了互联网,只能做硬科技公司。而“硬件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高成本、低效率是高科技硬件创业的致命问题,唯一突破的办法就是快速迭代。在基地大湾区迭代速度比欧美快十倍,成本只有十分之一,这是我们基地硬科技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第一性原理培养产品经理——来自云鲸、正浩和逸动等企业的启示

 

云鲸(张峻彬)对于我们如何在未来培养产品经理、创业人才很有启发。他一个人来到松山湖想做点事情,但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做了一段时间,他说我想做扫地机器人。我们一听很惊异。当时,国际市场上已有戴森,国内已有小米、科沃斯,深圳还有一大堆山寨公司。我说你一个年轻人没有任何经验,我们就给你几十万的探索经费,你怎么能够杀出去?他说,他研究了很多客户需求和痛点,其他的机器人只适应美国地毯定量,中国更多的是木地板或者陶瓷地面。现有的地面扫地机器人扫一扫还有灰尘,很不好;勉强弄块拖布去拖拖不干净,还要洗拖布,用户体验很不好。所以,他要打造一款能够打扫干净而且不用洗拖布的扫地机器人。这些定义,帮助他一步步从扫地机器人队伍中走了进去、又冲了出来。

正浩,是移动储能的品牌,多次打破资本和全球的众筹记录。逸动,用新能源重新定义和塑造水上交通和各种娱乐的工具,很多投资者到今天也许还没有完全理解这家公司的意义。卧安,用小机器人人控制家里的家电。海柔,仓储物流产业确实发展很快,一些大厂简单的把美国产品山寨了,这家公司年轻人深度研究市场需求,重新定义一款市场上没有的产品。他们都不是去模仿学习别人,而是从用户需求,用第一线原理开始他们的创新,跟国外品牌竞争起来很有自信

 

以新型工科教育培养硬科技创业者 推动产业变革——深圳科创学院探索先行

 

回顾这40年大湾区制造业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这40年,我们都是围绕国外品牌(像苹果等)展开制造的。中间出现了短暂的山寨时代,但很快就被苹果给干掉了,这对我们的好处是建设了一个全球最完整、最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一些本土企业(包含华为、TCL等)从代工贸易出发,开始了艰难的转型,我把这些企业统称草根创业者。他们创业年龄40岁以上、从事生产制造、学习能力快、资源整合能力很强。但是,他们也有不足——C端领域沉淀创新不够,40多岁的人去做市场面临很多挑战(如养家糊口),下面B端企业的空间有限,这是大湾区制造业结构性问题。此外,家电领域美的、格力、TCL等企业在技术、成本控制上做得很好,但产品原创不足,这些企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经过很长的研究之后和我们自己的探索后,我们得出了很重要的结论——用大学生、研究生来定义产品,有经验的人帮助他们把产品落地。年轻人没有工作经验,在C端产品创新就是优势,没有边界,他们愿意去探索。

我们最新认为:30岁以上不做C端,30岁以下不做B端。做投资的也可以用这个基本的规律。结论是大湾区制造业未来40年要走一条新道路,我们称为“新制造”。首先要有一批火车头,C端领域全球知名品牌做这件事,年轻人最有优势,以此来带动B端芯片、材料、装备、工厂等,构成我们自己的新制造体系。我们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国内国际双循环,尤其是中国快速崛起的高端消费群体。以前,大疆是出口转内销。今天的云鲸内销转出口。我经常跟年轻人讲卖水都能卖成首富,为什么不抓住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和痛点定义新的产品?

我们也面临一个极大的痛点,我们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创业者从哪里来?大家首先会想到高校,但是我们看看中国高校的情况,创业的比例经过这几年政府推动,双创活动有了很大的提升,从1%变成了3%,但很可惜,这些创业的领域都是教培、互联网、媒体等等,硬科技领域的创业极其少,这是什么原因?也并不是说他们不想在这个领域创业,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需求端和供给端800万的大学生、100万的研究生,用传统的工科教育模式训练出来的学生是达不到这一要求的。美国的工程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工程教育起步要更低,发展又带来很多问题,有几个问题,课程太多,动手能力严重不足,专业过分细分,知识过分碎片化,毕业设计形式化。这种学生干不了硬科技创业这件事情。

今天,很多创新尤其是硬科技创新,既需要懂技术,但怎么用、怎么学是关键,创新思维和内在驱动力更是关键。现有的教育体系,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很大的矛盾。怎么解决这个矛盾?有很多探索,欧林工学院的探索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大学四年的课程,先让大家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定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再去整合科学、技术和各种专业技能,围绕这些问题把人文素养管理知识整合起来。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干我们讲的“硬科技创业产品经理”。我们也做了很多探索,在港科大、大湾区不断摸索经验、不断碰壁、不断踩坑,需要大家帮我们一把。

 对于年轻人创业来讲,产品定义和供应链至关重要。这些是大学里非常缺失或者完全缺失的事情。我们打造了“科创训练营”,把大学里的一些年轻人通过3-6个星期的魔鬼训练,把设计思维、创新思维、科创思维、系统思维灌输给这些从小经历各种考试阶段的学生;他们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融合,基于项目学习、勤于实践的全新模式,学习了解创业最基本的过程,学习不做旁观者而是沉浸到用户场景中,用同理心激发对问题的深刻理解,进而学会怎么去定义产品,学会怎么去整合供应链。现在,经过训练营出来后,有一半的学生有自信了,他们愿意走上创业路。但是,也有一半学生家里父母一定要他拿个学位,他们又不得不回到原来学校,一年以后再去看,那些回到原来学校的学生,都在做老师发论文的课题,学生好不容易冒出一点想法,马上就被淹没了。最后,我们构思了“科创学院”的新模式——与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一年的奖学金。学生一年中的学习和创业过程也算学分。等到学生毕业时,原来的高校给他发文凭,我们给他发证书。这样,为他的团队打磨已经具备了形状,后面,学生开始创业过程也就容易多了。

“一直以来,我希望打造一个系统性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时代就抓紧时间培养人才。”2021年,我们携三十载科创教育探索经验,其“新工科”教育终于可以通过系统的教育实践体系得以实现——“深圳科创学院”。深圳科创学院以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只发证书、不授学位。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操能力,以帮学生走对未来发展的道路。从大学三四年级时通过我们自己设计的不同维度来筛选学生(传统办法选出来的学生干不了这个事情);毕业时,学生可以来到这里进一步深度了解这件事;读研时可以来这里上一些项目制课程,把原来的知识交叉融合来解决问题。学生找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再用这些知识解决它。合作高校给学生发文凭,学生就可以接着往前走了。

 

 

2021年9月15日,深圳科创学院迎来了首批50名新生,这是有政府支持的、独立于已有高校体系的新平台。目前,深圳科创学院设置了智能驾驶、智能建造、智慧生活、智慧健康四大研究中心,利用深圳市及坪山区的场地、资金、政策支持,以及完备的产业链和成熟的创新创业市场,提供前沿技术支撑,汇聚顶级学界和产业专家,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沉浸式深度学习,加深对事物本质性的理解,并将学到的原理和公式能够真正地用起来,用以解决人、社会、行业的痛点,提升人类生活质量。  

 

                           

 

李泽湘教授认为:学生光是呆在教室、实验室拍脑瓜子,或光看论文是远远不够的,他提倡学生“Keep on moving, don’t settle”,保持好奇心,既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从供应商、制造商、承包商、加工厂、设计公司等产业链条中不断去问、去观察,甚至去实操感,找到市场客户的需求;也要拓宽视野,不仅仅看中国,还要去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地,飞个50万公里,建立行业积累,挑选行业赛道。此外,他常念叨“创业是跑一场马拉松,是在攀一座珠峰”,不见得每次都是往上走,很多时候可能还得往下走,有时还会掉到坑里,但每一次坎坷都为你后面的冲顶积累了宝贵的财富。这是一场马拉松,前面两三公里跑第一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难的是你一直保持着,直到终点。要保持好的态度、文化、习惯,“我们要实现的是长远的目标,而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益”。

 

 

 

在深圳科创学院,同学们不会再像以往那么迷茫,他们坚守长期主义、坚持科技向善、坚持以人为本,用科技改善生活、造福社会。在这过程中,他们有导师、有团队、有创业前辈等力量的辅导、陪伴与帮扶,不断试错、不断总结、不断迭代与提升,逐步提升创新创业成功率。

 

尾声

 

李泽湘作为科技型创业导师,永葆赤子之心,坚定地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砥砺复兴之志,用教育和科技推动产业发展为使命,成功地孵化大疆、云鲸、李群等“新工科教育”项目,实现了他所期望的“将科研和教育变成一个一个创业团队,孵化出更多的科技型创业公司,这批‘能用科技创造新东西的人’能弥补整个中国制造业里的空白,去实现更多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李泽湘.大学教授,如何孵化出近百家硬科技企业和五家独角兽公司?砺石商业评论 2021-11-24 07:30

2.“神奇教授”李泽湘:大疆、云鲸背后的无名英雄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898332

3.领航者|大疆董事长李泽湘漫谈创业课https://v.ifeng.com/c/7twv9v1aPjc,2020-02-10

4.李泽湘教授答“创业之问”(上)|学3万个小时,飞50万公里

https://mp.weixin.qq.com/s/pXOuA3hFBYzXo4xtSBMpdg 

5. 李泽湘教授答“创业之问”(下)| 创业是跑一场马拉松,攀一座珠峰  https://mp.weixin.qq.com/s/6nScdospphTyjZgblBbSEQ

6. 李泽湘1.7万字阐述如何培养出下一个大疆-虎嗅网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64231.html

7.40年40人  李泽湘:“学院派”创新创业的先行者_深圳特区报数字报 http://sztqb.sznews.com/PC/content/202010/16/content_932766.html

 

文章素材提供:深圳科创学院

编辑:姜刚风

审校:徐杨巧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62795568

联系邮箱:ieercc@tsinghua.edu.cn

欢迎参与”双创学者“专栏计划,更多详情请查阅往期文章

电话:010-62795508

传真:010-62795568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伟清楼605室(100084)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77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