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学者【名家录】“专创融合、研创一体”,聚焦数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记湖南大学信息技术与工程(ITE)创新中心主任荣辉桂

2022.06.30

栏目先导

创新创业是围绕技术、服务、模式与管理等创新方面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创新是创新创业的特质,创业是其目标与载体。近年来,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信息技术逐步成为制约国家掌握主动权的核心要素,也成为“卡脖子”技术根源;“专创融合”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各展所长、相辅相成,推进数智化“硬核”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敢为人先,敢闯会创,同学们也可像三体世界一样快速积累知识,通过技术爆炸进入到高维文明状态,勇立时代潮头!——荣辉桂

 

个人简介

荣辉桂,湖南大学信科院软件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信息技术与工程(ITE)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主任,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首批专家库成员。2010年12月,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2014年-2015年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做访问学者,2016年任博士生导师;目前是IEEE、ACM和CCF高级会员,工信部认证系统分析师、高级项目管理师,微软认证程序员(MCP)。

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大数据,边缘计算,专创融合体系与项目孵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其他科研项目20余项。他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领域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如IEEE-TITS, IEEE-TBD, IEEE-TOSN, ACM-CIKM等,其中通信学报中文论文荣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奖。十余年来,聚焦教研创一体的教学改革研究,围绕“专创融合教研模式”与“做中学、学中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计算机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连续两次牵头荣获湖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2022);连续两次作为核心完成人荣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2022),取得较好教研成果与育人成效。

担任湖南省软件外包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农业信息化专家库成员,智慧湘西专家委员会成员,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创业导师;连续3年(2017-2019),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项目进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决赛,获中国互联网+总决赛金奖,创青春银奖、湖南省挑战杯特等奖等三大赛奖励多项,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受邀出席 2019 中国-斯里兰卡一带一路公益光明行活动,作“人工智能技术进展及产业化”报告,反响良好;并在当地组织300余人的大型公益筛查活动,由于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的亲切接见。

近年来,国际竞争不断加剧,信息技术逐步成为制约国家掌握主动权的核心要素,也成为卡脖子的根源。与此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不仅推动着当前社会发展从信息化到数智化转型,还推动着新经济与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在教育部门创新创业政策引导下,双创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大高校开展起来,对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创教学与实践分离、课程挑战度低;专业实践技术水平偏低、技术创新不足;为谁培养人才和立德树人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硬核”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双核四翼、专创融合”教学体系

针对专创融合人才培育中教学与实践分离、课程挑战度低的问题,荣辉桂老师团队首创提出“双核四翼 专创融合”教学体系;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系统能力培养,围绕数智化类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两个核心(双核)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结合,理论知识与双创实践结合,缩小大学阶段专创能力与社会创新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双核”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实践、专业教学合集、实践创新能力体系为“四翼”,形成精简的专创课程体系合集,构建出“双核四翼”专创融合教育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1 “双核四冀”的专创新融合教学体系

在专创融合体系中,高质量课程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与本源,打造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高的系列精品课程是关键手段,提出专创融合高阶课程建设模式如下。

 

图2 专创融合高阶课程建设模式

以团队标尺课程《云计算技术》为例,重点说明标尺课程专创融合的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成效。该课程对标世界一流课程,综合借鉴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分布式系统》、UC Berkeley(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操作系统和系统编程》、CMU(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清华大学的《操作系统》等国内外顶尖课程,融会贯通。从2018年至今,课程在教学梯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及工具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建设;课程组获得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和湖南省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等优异成绩,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不仅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及学生好评,还吸引了海外的学生旁听学习。

此外,为推进软件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荣辉桂老师承担了面向全校20多个专业开设的《互联网+双创》通识课,教务系统选课人数为58人,首次在线课堂人数达到近100人,课程受到各专业学生关注和欢迎。

 

图3 主讲互联网+双创课堂

对标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要求,荣辉桂老师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和常规内容,结合当前国内硬核科幻小学《三体》故事,分析、重构、梳理、撰写新的导论课PPT,挖掘《三体》与双创之间的关联;课程极大地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目前,该课程已入选湖南省一流课程,并推送参评国家一流课程。

 

做中学、学中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聚焦当前专创融合人才培育中专业实践水平偏低、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荣辉桂老师提出“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强调数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并指导设计逐层递进,产出导向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倡导“做中学、学中创”的实践创新能力培育模式,并在软件工程专业中展开深入实践。

围绕专创融合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其划分为程序设计能力、系统设计能力、IT实践创新能力与IT职业素养四个递进式阶段培养目标,建设“程序设计实践-系统设计实践-创新课程实践-企业工程实践”四级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4 实践创新能力培育课程与竞赛体系

当前,创新创业更多体现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商业模式上,缺乏对数智化专业技术内在探索与创新,难以满足当前国家重大战略对技术创新需求。团队提出以实践创新能力产出为导向,逐层递进式培养数智化实践创新能力。

在四级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基础上,在大二和大三年级分别设计“做中学、学中创”数智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环节,通过“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驱动数智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5 “做中学、学中创”实践创新能力模式 

团队立足“做中学”基础,不断演进为“学中创”体系,推进“做中学、学中创”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不断拓展,成绩斐然。

十余年来,荣辉桂老师围绕程序设计与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教学和改革,应用开源Eclipse开发平台开展《Java程序设计》教学和实践,2006年获得IBM Eclipse Innovative Award (Eclipse创新奖,全球26项);2007年获得教育部-IBM精品课程支持以及IBM Faculty Award Recipients(教学奖),2008年获湖南大学《开源平台技术概论》教材立项,2009年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湖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2014年指导国家SIT项目多项,其中3项结题优秀,培养了一批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2018年获得湖南大学“熊晓鸽奖教金”优秀教师奖;201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完成人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荣辉桂老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受邀出席2018 年湖南大学第三届创新创业展,并作为唯一教师代表发言;受邀出席2019年内第四届创新创业展,并担任“麓山创客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同年,受教务处邀请主讲第118期教学工作坊,主题为互联网+视角下“做中学、学中创”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2020,2021年分别受邀参加湖南大学双创年会、湖南科技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创新人才培养交流,取得较好的成效。

图6 受邀湖南大学教务处及双创年会分享 

2020年获湖南大学优秀教师荣誉(全校15人),2021年牵头获得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再次以第一完成人获湖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互联网+”等双创大赛驱动的三全育人模式

响应总书记给“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青年大学生回信精神,聚焦专创融合人才培育中为谁培养人、立德树人的问题,荣辉桂老师提出“互联网+”等双创大赛驱动的三全育人模式,在“三全育人”中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其育人框架如下:

图7 “互联网”等大赛驱动的三全育人框架

通过中国“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构建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三全育人”模式,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和农村的重大问题,探索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融合的“三全育人”模式,聚焦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育专业基础扎实、思政素养过硬的信息技术类创新人才,在“三全育人”模式中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其育人模式如下:

 

图8 “互联网+”等双创大赛驱动的三全育人模式

近年来,荣辉桂老师深入推进“互联网+”等双创大赛驱动的三全育人模式,“互联网+”等双创大赛成绩与育人成效显著。他指导的各级竞赛项目获奖,连续三年(2017年-2019年)进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于2019年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1荣获第十二届湖南省挑战杯特等奖;培养了大批专创融合标兵,荣辉桂老师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图9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总决赛金奖与第十四届省挑战杯特等奖

团队积极探索“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信息类专创融合教育的实施形式、途径与方法,构建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三全育人”新模式。

 

(1)全员育人 

充分动员各类导师力量,打造创新创业的全员育人模式。专业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学院行政人员及实验员等可归类为学业导师,他们可根据专业要求,传授专业知识,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人生规划的指导;双创教师则需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将实际问题、案例、项目等内容融入到教学资源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平台,从企业中选拨企业导师,利用其丰富的行业经验,从企业需求与市场需求的角度,探讨创业创新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培养学生对市场的敏锐性,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2)全程育人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是一个持续和终身的过程。在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在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学生社团等系列活动中加入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从大一开始的各类专业课中,逐步增加双创相关的内容;在整个大学全培养过程,从政策、制度、经费等多个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持;成立创新创业技术中心,搭建学生毕业后互相交流和自主学习平台。 

(3)全方位育人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推进全方位育人。通过“互联网+”大赛引领学生深入了解社会领域需求和“痛点”,要求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创新创业的方向;引导学生协调处理好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国家价值之间的关系,明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9年9月,荣辉桂和中南大学罗静两位老师,带领核心成员火生旭、刘勇军、梁幼玲、莫进侠等组成的人工智能医疗筛查服务团队应邀前往斯里兰卡,参加“一带一路——中国与斯里兰卡糖网人工智能筛查公益光明行”活动,并受邀做深度学习新技术进展及产业化的报告,反响良好;并在当地组织300余人的大型公益筛查活动,由于团队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的亲切接见。

图10 中国-斯里兰卡一带一路公益光明行 

2020 年,“教研创一体,深耕创新人才培育”受到湖南大学首页头条报道;同年受邀中国研究生教育学会“导师论坛”在线公益讲座,反响热烈。

 

专创融合实践与心得分享

荣辉桂老师积极指导创新创业大赛的同时,以师生共创模式投身到创业实践与项目孵化过程;依托团队技术研发与双创大赛成果,2014年联合研发“智能泊车”、“共享停车”相关平台和应用;2019年孵化“糖网人工智能”助手,产生较好的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2021年研发“同舟共富—后疫情时代城乡灵活用工智能助手”,针对后疫情时代城乡灵活用工面临着更大困难,通过提供精准灵活用工机会,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目前,平台已同步上线试运行,改善城乡低收入人群用工机会,初见成效。

荣辉桂老师结合指导双创项目、投身于双创实践的经验,指出当前专创融合教育与实践面临着以下困境:

(1)双创教育发展目标错位

目前,高校双创教育发展与评价不应简单以成败论英雄,照搬社会创业的考核指标,比如项目是否取得专利、大赛获奖、提供就业岗位数量等指标;而应该结合自身高校创新创业环境与特色,重在学生人格锤炼、意识唤起与能力提升等方面,聚焦培养“敢为人先,敢闯会创”双创意识与精神。

(2)师生双创动机与意识不明

当前,大学生参与双创较多带有功利想法,比如通过大赛保研、获得奖励和荣誉等;其双创真实动机和意识不明,更是缺乏通过大赛驱动真实创业的动力。同时,双创指导教师的意识和经验欠缺,许多教师只了解双创理论,缺乏双创认知与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地将专业知识与双创理论深度融合,并应用到双创实践中去。

(3)双创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国内双创多体现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商业模式上,而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欠缺,对“硬核”技术创新需求支撑不足。此外,还存在着双创服务体系不完善,双创资金、教育环境以及相应政策等难以到位,可操作性不强等。

 

针对上述问题和现状,荣辉桂老师与团队一起迎难而上,坚持推进专创融合,研创一体,以赛促创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模式;团队进一步提出:

(1)双创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

创新创业应该通过双创理论与实践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商业模式及核心要素设计;逐步掌握应用双创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开展互联网+双创实践活动。

(2)双创实践应以创新成果为导向

创新创业应该以产出真正的创新创业成果和产业化为导向,聚集各领域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方面的管理创新,直至产出创新技术、产品和平台等具有价值的成果。

(3)双创育人可以双创大赛来驱动

创新创业应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和农村的重大问题,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实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初心。

荣辉桂老师在双创教育与实践中,肩负着“教练员”和“运动员”双重角色,经常与团队师生深入双创实践一线,对学生创新创业态度,认知和实践均产生积极影响,形成了教研创一体的双创模式,助力双创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探索出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社会服务融合的“三全育人”模式,在“三全育人”中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参考文献

[1] 荣辉桂,李肯立,蒋洪波,陈果,彭绍亮等. “双核四翼 专创融合 三全育人”数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与实践,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

[2] 赵欢、荣辉桂,贺迅,李智勇,边耐政. 构建双重环链 强化系统能力 培养软件工程创新人才,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

[3] 荣辉桂,边耐政,蒋洪波.“做中学-学中创”软件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教育,2021,(3):149-156;

[4] Huigui Rong, Shiyong Li, Sheng Xiao.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Patter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under Internet Plus [C]. ICCSE, 2019;

[5] 荣辉桂,边耐政,欧阳柳波. 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与持续改进,计算机教育,2021, (7):107-111;

[6] 荣辉桂. 教研创一体 深耕创新人才培育 湖南大学新闻网https://news.hnu.edu.cn/info/1102/22028.htm.

 

注:“联盟”官微所发布的“双创学者”专栏所有图文及视频信息均受版权保护,未经著作权人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授权转载:请在对话框回复“转载”。

投稿:湖南大学创新创业中心

编辑:张渊

排版:孙文卿、梁欣月

审校:徐杨巧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秘书处

欢迎参与“双创学者”专栏计划,更多详情请查阅往期文章。

电话:010-62795508

传真:010-62795568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伟清楼605室(100084)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77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