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学者【速递】“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记浙江大学张克俊教授新课题

2022.08.11

栏目先导

“设计驱动,科技赋能”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张克俊

 

项目负责人简介

张克俊,中共党员,博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以下简称教研室)负责人。

在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人机交互与情感计算、跨媒体设计与大数据等领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文化与旅游创新工程项目、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浙江省重点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讲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讲授“信息与交互设计技术”“科技设计与创新创业”“情感计算与设计”等课程。指导学生多次获得“互联网+”国赛金奖,曾获首届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建设背景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基于“科研—设计—经济”的“大设计”理念,构建了“设计思维+其他专业知识”(设计+X)的知识体系;提出了“创新+创业”、问题驱动和“有核无界”的创新设计人才三层培养模型,横向突破了专业和学科之间的壁垒,纵向融通了教学、科研和产业化等不同环节的限制,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牵头成立教研室,联合来自高校、企业、投融资机构的200余名教研室成员,旨在通过革新课程体系、打造发展共同体及构建活动空间等方式,“设计驱动,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

 

建设规划与内容

教研室联合高校、企业及投融资机构,以构建面向双创的“设计+X”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跨界共创、联动共享的培养生态为目标,将从教学研究、资源建设和成果推广展开建设:

1.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和科研创新优势,制定“设计+X”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评价标准。包括:

(1)研究“设计+X”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究以“设计思维”为核,面向过渡性、衔接性、开放性的“X”课程群以及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科研训练、创业实践等“第二课堂”模块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2)研究“设计+X”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秉承“设计驱动,科技赋能”的核心理念,融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注重项目式、混合式及体验式教学,产学研协同育人;

(3)研究“设计+X”创新创业课程评价标准。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探究课程测试开放式命题及多元化评价方法,逐步完善和迭代,进而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评价标准。

2.通过跨学科、跨高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与合作,构建“设计+X”创新创业者从入门到实践的全链路资源共享平台。包括:

(1)共创分享优质课程资源。在教研室成员充分研究交流的基础上,提供教学与应用对接、校园与产业对接、训练与实战对接支撑的“创新+创业”全链路资源;

(2)研制创新创业知识共享平台。汇聚 “互联网+”“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创新创业案例,提供案例分析、热点追踪、趋势分析等服务,打造创新创业知识共享平台;

(3)建立创新创业展示平台。组织、参与设计类、科技类及创新创业类赛事、工作坊、活动等,促进供需之间的同频共振,形成政府、企业、资本、媒体、高校联动的培养生态,满足创新创业者从入门到实践的全链路需求。

 3.通过创新教研生态、打造品牌活动、开展师资培训等,引领、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包括:

(1)创新教研形态,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工具创新教研形态,推动教师加强教学改革,调动教师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2)依托中国创新设计大会、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等活动,发挥本团队中的教学名师及一流课程的示范作用,推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开展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教研能力;

(3)广泛开展“设计+X”创新创业教研、交流活动等,“产学研媒用金”协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通,积极开展教研成果和经验的推广辐射,促进一线教师教学发展。

 

建设特色

教研室具有开放性的学科交叉教学研究、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资源建设和“产学研媒用金”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教研能力等特色,促进教学研究、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的有效联动:

1.开放性的学科交叉教学研究

以“设计”为核、以“X”专业知识为边的“有核”+“无界”的知识体系组织架构,在凝练和固化核心知识的同时,通过模块化、无限制的其他前沿领域知识,确保了对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性,避免了专业知识僵化、人才知识模式单一等问题,构建了多层级、多学科领域、多类型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体系。

2.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资源建设

将教学与实践融合、从实践中凝练科研方向、通过科研为教学提供新方法、新知识和新案例,形成教学、实践和科研的协同融合发展,保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同频共振,可持续性地建设创新创业优质资源。

3.“产学研媒用金”全面提升教学能力

汇集产业、教学、科研、媒体、用户、金融等多方力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建设保障

教研室成员由高校一线教学、科研教师、创新创业导师、产业界投资人、企业研究员等成员组成,面向创新创业,以“设计”为核,融合多学科交叉优势,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教研能力。成员研究方向涵盖工业设计、形式语言、人工智能、云计算、知识图谱等。此外,本教研室还有来自企业及投融资机构的成员。自建设以来,教研室积极探索与企业的教研合作,参与举办了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打造了一个高专业性、高开放性、高信服力的移动应用创新创业平台(活动);同时,本教研室积极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Swift创新导论”“界面交互设计”等数字课程或教材。

 

未来计划 

1. 构建“设计+X”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构建以“设计思维”为核,具有“过渡性、衔接性、开放性”的“X”课程群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融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注重项目式、混合式及体验式教学,产学研协同育人。

2. 举办跨界多元的创新创业教研活动

举办设计思维、技术能力、创新创业等示范课活动,实现以课促研;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教学创新竞赛、移动应用创新赛等竞赛专题活动,实现以赛促研;举办课程思政学习、“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学习、面向学生的创客营培训、面向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等理论、实践学习活动,实现以教促研。

3.打造联动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汇聚优秀课程、教师团队、实践活动相关资源,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研发设计驱动式创新、市场驱动式创新、技术驱动式创新案例资源库,并围绕现代农业、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社会服务等五大产业,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打造资源共享平台。

 

附件: “设计+X”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已开展的活动

2022年4月22日,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克俊教授牵头负责的教研室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召开启动仪式。潘云鹤院士、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陈文智教授、浙江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金娟琴以及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专家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本次启动会。

2022年5月28日,教研室首场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蒋宗礼教授、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专家组秘书长张龙编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书记邬小撑教授、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陈文智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凌云教授等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浙江大学吴维东老师、山东大学王震亚老师、浙江大学翁恺老师、东南大学孟桥老师、即时设计联合创始人张杨雪等专家分享了对科技、设计、创新创业及虚拟教研室的理解与建设经验。

 

参考文献

1.吴维东,张晓然,叶雨晴,石锦澎,陆国栋,张克俊.基于竞赛数据画像的双创教育评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2):155-159.

2.孙凌云,张克俊,柴春雷.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科技设计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03):1-5+11.

3.路甬祥,孙守迁,张克俊.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J].机械设计,2019,36(02):1-4.

4.邹宁,张克俊,孙守迁,徐江.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17,19(03):111-116.

 

 

注:“联盟”官微所发布的“双创学者”专栏所有图文及视频信息均受版权保护,未经著作权人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授权转载:请在对话框回复“转载”。

编辑:张渊

排版:梁欣月

审校:徐杨巧

联系电话:010-62795568/17693184505

联系邮箱:ieercc@tsinghua.edu.cn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秘书处

欢迎参与“双创学者”专栏计划,更多详情,请查阅往期文章。

电话:010-62795508

传真:010-62795568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伟清楼605室(100084)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775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