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先导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重在教育。教育是系统工程,有体系有方法。发挥教育在创新创业中的作用,一定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训实践一整套举措中寻求突破,实现创新有载体,创意能落地,实践能转化的双创教育局面. ——钟铁铮
个人简介
钟铁铮,1982年生,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深耕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十二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创业培训讲师,自治区级众创空间负责人,自治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钟铁铮教授主持或参与自治区级创新创业类课题10项,发表相关论文12篇,主编教材4部;自治区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项目获得国家级铜奖一项,自治区级奖项9项。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也是高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钟铁铮老师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因为她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2009年9月,钟铁铮进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讲授《职业生涯课程》,2010年学院规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她有幸能够成为双创教育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经过十年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她以实践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为抓手,围绕专创融合,深入研究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双创师资培养、双创服务平台搭建,将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打造了“双创”与“五育融合”大平台。同时,他们的团队紧密结合新商科建设,加强科教与产教融合,积极推进学院搭建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的双创教育支撑服务体系,呈现出多元融通、协同育人的北疆现代服务业双创工作特色。
探索双创教育模式,彰显高职院校双创特色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5月,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自治区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获批为自治区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获批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学院由原内蒙古商业学校(1952年建校)、原内蒙古粮食学校(1956年建校)和原内蒙古工业美术设计学校(1955年建校)先后合并组建而成,近70年来,累计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高校从计划招生到扩招,学生面临从就业分配到自主择业的变化,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的就业选择。为此,钟铁铮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实训活动,参观实践、职业体验、参加竞赛,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对就业创业工作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规划及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模式,从思想观念转变到辅助教学培养,最终到适应市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1年3月,学院开展创业教育。为了能做好这项工作,钟铁铮老师研读了大量书籍并为此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并通过培训、组织大赛、指导学生、申报项目,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性。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中创办大学生创业园,推行“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新模式,先后申报、参与创新创业类课题、项目,她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也由萌芽到逐渐深入。
2015年以后,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钟铁铮老师及其团队以实践教学为入口,整合资源,优化治理,推进“校、行、企、政”四级联动,将通识思创课程、专创融合特色课、实践实战课的三阶梯课程体系贯通,以产教研融合、教学资源、创新创业实训、大赛服务、项目孵化的平台体系为支撑,激活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了双创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创业团队,培育了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的创新创业成果。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从无到有,从个别学生到面向全院学生的全覆盖,从简单参与竞赛到“多课堂多课程全过程”的完整教育体系构建,逐步形成彰显学院特色、支撑北疆服务业发展、契合国家战略的高职双创路径。
建构专创融合的三阶梯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专业教育是双创教育的能力基础。教学团队引入基于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育理念,以通识教育与创新创业理念融合、文化素质与创新创业精神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内容融合、就业指导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融合的四融合为支撑,构建了创新创业思创通识课程、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实践实战课程递进式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与创业、理论与实践、模拟与实战、课内与课外的四融合(如下图)。
以学生双创综合能力培养为基础。实施学生培养全面覆盖与差异培养相结合的路径,普惠阶段主要进行通识课教育,通过创业通识课程体验+活动启蒙,激发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融合阶段主要进行专创融合教育,通过专创融合特色教育+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精准孵化阶段主要针对有竞争优势的优质项目,通过学院重点扶持与重点孵化,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战技能,助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全覆盖的思创融合通识课程。打造《创新创业基础》、《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为核心的思创融合课程,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全院学生全覆盖,达到普惠教育目标。
专创深度融合与学科交叉相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专业教育的目标体系,推进基于专业基础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探索以专业知识为主体渗透创业知识的“嵌入式”模块课程、个性化课程模块、联合课程模块,如财会金融系开设的《大学生创业融资》,做到因材施教和精准帮扶;同时,开设选修课程,打通学生专业思维限制壁垒,如餐饮食品系选修《新媒体营销》课程,采用跨院系协调小班管理机制,探索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特色鲜明的实践实战活动。实践实战课程从双创教育认识实践、模拟实战、项目实战三个维度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凸显专业领域的核心问题与技术创新点,强调专业实践训练与项目孵化,提炼15个实践课程项目,结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思创大讲堂”、“乡村振兴实践队”、“双创先锋宣讲团”开展实践,从激发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创新创业技能三个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勇气、挑战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实施创业导师四举措培养,打造创业导师能力提升阶梯
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要融入双创教育内涵。学院自2011年开始,整合内外师资资源(如下图),通过整班建制培养、校内校外互补、自培外派结合、专业交叉共融四大举措,围绕创新创业导师能力素质全面提升,逐渐形成人才储备梯队,在导师和项目之间搭建供需对接的桥梁。
具备双创意识与思创融合的初级导师。面对全体教师进行初级双创导师培养,以创新创业导师的双创意识和教育指导水平为目标,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思创融合三大核心内容进行师资培养。2016年,达到青年教师全覆盖,完成初级双创导师课程学习。
具备双创融合特色课与金课打造的中级双创导师。面向专创融合建设教师精准培养,以建立专业创新创业思维、掌握精益创业方法、推演出专业型创新创业项目、推进专创深度融合特色课程教学和提高金课打造实践实战水平为目标,围绕创业教育、创业大赛指导、创业模拟训练、专创融合开展师资培训,重点以双创导师应具备的知识、经验、方法、工具等提升双创导师的能力素质,专业课教师积极踊跃参与。
具备项目实战咨询与指导的高级双创导师。面向创业指导的教师重点培养,以创业指导、创业实战为重点,学校于2019年底,共培养79名高级双创导师。通过自培外派结合,由资深带年轻、引进专职创业导师、研讨教学心得等方式,激发了全院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热情,解决了学院创业导师不足的问题;同时借助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校友会资源,组建了4个校外创业导师团队,并将校外导师融入专业教师团队,校内校外互补,发挥了双团队的协同效应。近2/3专业课程以双团队、双课堂、课程讲座等形式开展,学生满意度达97%以上。
提供多元服务平台支撑,助力北疆双创人才培养
以产教研融合为一级平台,搭建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课程等。校企共建中联智慧财经等5个产业学院。以教学资源为二级平台,融管理服务、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师资培训、创业仿真、以赛促教、创客孵化为一体的资源平台。
以创新创业实训为三级平台,将VBSE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引入课堂,以“派发-分组-培育-打磨-路演”全流程模拟的创业过程。课程每年为各类创业大赛、创业孵化,培育项目300余个。
以大赛服务为四级平台,搭建了“社团+实训+竞赛”+投智圈APP“三位一体”的大赛服务平台,培育的金种子创业项目,参赛人数从2016年的240人增长到近万人的规模,参赛项目从2016年的76项到现在2700项。
以项目孵化为五级平台,依托“一个孵化基地(包括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一个产教研融合平台,两个资源渠道(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内蒙科技厅),多个专业化工作室(阿吉奈等15个专业化工作室)”,实现创业项目的培育、孵化。
形成“顶层主导、校内联动、内外协同”的工作机制,保障创新创业
强化顶层领导。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牵头,教学系部、职能部门政企行校合作单位内外协同的工作机制,纳入学院“提质培优”、十三五、十四五规划。
强化院系协同共建。建立以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为核心,多部门联动的管理体系,将院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考核,推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完善学院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激励师生联动创业。
强化外部互动。通过内蒙古科技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校友会、科研部门、学工部门等内外协同,保障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
双创教育结硕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学生受益面广,培养质量提高,发挥创新源作用
2016年以来,双创教育覆盖率达100%,就业率提升至97%,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创新精神满意率达97%。近5年在校创意项目2000多个,创业实践项目2300多个,参与人数近万人,650多名毕业生创业,带动本校学生就业1700人,2021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一项、铜奖一项。
(二)双创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发挥了双创教育的领跑者作用
自2016年以来,学院共建18门双创课程累计受益学生1.5万,其中易班上线课程4门,累计近1.2万名学生学习;通过双团队、双课堂等形式发挥创业导师团队与专业教师团队的协同作用。如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市场营销实务》在智慧树平台上线,累积学习人数达5000人次,该课程引入创业导师与授课教师的互动,受到学生喜爱,充分发挥了双创教育的辐射示范作用。
(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启动北疆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发动机”作用
1.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受到高度肯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受到有关部门表彰和奖励。2017年学院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奖代补”专项奖励资金300万元。2020年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2021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优秀组织奖。“钟铁铮创新工作室”被自治区教科文卫体工会命名为“2021年自治区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创新工作室”获批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小企业促进会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2.学院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院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在同类型同层次高校中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武国栋老师,中国烹饪大师、内蒙古旅游餐饮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内蒙古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带领科研团队制定蒙餐标准20项,科技成果转化16项,编撰现代版《饮膳正要》,参与起草《内蒙古自治区餐饮服务行业服务标准》;卢超老师带领学生创业,成立内蒙古影视动画及游戏产业孵化器,获得政府扶持资金400万元,用于资助学生创业项目6项;特聘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李金生先生为艺术设计系师生开展学徒制教学,使蒙古族皮艺非遗项目得以传承。“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筑梦骑士成为学院扶贫工作的重要补充形式,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绿色农副产品开辟出路,2018年营业额突破215万元,项目负责人王通同学的事迹被呼和浩特市电视台“正在关注”节目广泛宣传报道,被评为第四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人物;学院创新创业赛事被呼和浩特晚报、呼和浩特电视台都市生活汇1735期报导。高伟、照日格图、代星等同学的创新创业事迹被《北疆大学生》采访报道;李杰、于洪涛同学被评为自治区创业之星;孔鑫同学获得自治区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称号。
参考资料
1.师德师风典型选树丨钟铁铮典型事例_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_零二七艺考 https://www.027art.com/nmgzhuanke/HTML/11078450.html
2.钟铁铮.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研究[J].电子商务.2019(01)
3.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于新时代视野的思考[J].李荣、钟铁铮、陈春丽.市场周刊.2019(04)
编辑|排版:武慧芳
审校:徐杨巧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62795568
联系邮箱:ieercc@tsinghua.edu.cn
欢迎参与“双创学者”专栏计划,更多详情,请查阅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