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学者【成果展】融合新工科特征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记复旦大学“双创教育”特邀研究员林青基金项目成果

2023.02.17

栏目先导

新工科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共同的指向: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面向新经济。创新创业教育具体落地到新工科专业时,除立足于现有共识之外,还应结合新工科的特征和具体要求,例如将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运用于双创教学实践中,用新工科的专业特点引导和带动师生的积极参与等,围绕这些开展研究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林青

 

基金项目 

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简介

林青,复旦大学教发中心特邀研究员、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中国创造学会青委会副秘书长。2014年负责建设“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所属的“集成电路与系统创新工场”。2017年撰写的“技术创新导向型校内创业苗圃系统构建探索——复旦大学IC创新工场培育模式分析”论文获得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2017年会征文全国一等奖并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大学教学》(2017第10期)。2016年起兼任创新创业学院导师,开设有“智能硬件创新与创业”、“智能硬件创新方法概论与基础实践”等双创课程,活跃在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的一线。

姚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本项目中理论框架指导工作。

胡波,教授,电子工程专业,负责本项目中新工科教学及课程体系指导工作。其发表的关于新工科论文(复旦共识)成为开启全国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之一,为本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阳德青,副教授,大数据科学专业,负责本项目中人物数据画像和建模工作。

刘明波,副教授,心理学专业,负责本项目中理论模型及调研设计工作。

黄芳,社会科学专业,负责本项目中课题调研和外联工作。

尹建君,电子工程专业,负责本项目中协助课程教学及内容的工作。

吕异颖,思想政治专业,负责本项目中课题调研和组织工作。

姚思聪,智能硬件专业,上海天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法定代表人,负责本项目中协调教学和调研工作。

徐栋麟,微中子专业,上海亮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管,负责本项目中协助调研和外联工作。

 

正文 

2014年,受常务副校长陈晓漫和微电子学院严晓浪两位领导的委派,林青老师负责筹建“集成电路与系统创新工场”,这是“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专门负责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和双创人才培养的职能机构。此后,林青老师开始接触并进入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为了不断落实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各项具体措施,在多方的支持下,林青老师组建了研究团队开始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

“专创融合”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中的理念和要求,而与形似的“专创结合”所不同是,真正的“专创融合”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理念和资源支撑等三个层面上同步进行。经过几年的研究,林青老师团队于2018年获得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金项目——高校新工科专业牵引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8CCJG009)。课题从循证实践的角度入手,分析新工科专业特征对双创教育的融合影响,提出了新工科专创融合型双创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最终回归到对实践的指导,通过实践检验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并为提升学校双创育人水平贡献了力量。课题研究的成果不仅包含5篇学术论文、3篇研究报告以及近40项实践成果,更包含获奖学生也都是课题的参与者和培养的核心成员。

 

一、积极开展新工科专创融合的质性与量化研究

林青老师团队收集大量的一线教学实践案例和材料,结合国内外双创教育的最新理论进展,以学校首批实施的双创学程——“智能电子信息系统创新实践”活动为案例,对复旦大学IC创新工场研究实践课程和学生群体长达3年6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分析整理相关的课程教学、教学反馈和学生活动实践,进行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并对原始假设——“融合新工科专业特征的双创教育课程实施能够极大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进行实验验证。

(一)理论研究的证据来源:“智能硬件创新创业课程”

本学程是学校“2+X”培养模式中“X”创新创业方向专设的课程体系,是学校教改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专创融合型”本科创新创业学程。学程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以未来需求为导向,以人工智能及电子信息系统为专业特色,助力培养面向新产业、新经济,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复合型人才。

学程以项目实践为主线,通过创意项目生成、创新设计实现和创业实践探索三个阶段具体实施,帮助修读者融会贯通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的实践运用,并以形成可展示性学习成果为学程修读标志。

图1 创新创业学程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如图1所示,通过学校专家委员会的论证,经审批后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方案的重要组成于2019年9月份试行。

(二)实践研究的支撑平台:基于技术导向型的校内双创苗圃“复旦大学IC创新工场”

IC创新工场(如图2所示)是复旦大学面向集成电路专业领域建设的校内创业苗圃。创新工场模式是一种根植于专业、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创业项目培育模式,充分利用了学校学科优势和科研创新环境,为学生实现创意、验证创新和整合创业提供了最大化的支持。

图 2 集成电路与系统(IC)创新工场孵化平台

整个培育过程是:学生激发灵感产生创意—在教师的教导下实现创意—经过遴选入驻创新工场,得到学校研发条件的无偿支持—整合各种创业资源,完成创业培育。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创业意愿不断提高,技术创新门槛不断降低,创业试错的成本不断减少,最终使得社会机会型创业比例不断提高,并使得社会受益、学校受益、协同单位受益,学校在创新创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良性循环。[1]

(三)项目团队研究假设与分析结果 

为寻求新工科专业特征与双创教育融合对创新创业教育促进的背后原因,课题组通过质性分析工具对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活动资料,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经典工具NVivo(版本11)对文字材料进行的三级扎根理论编码,归纳总结形成了新工科专创融合模型的基本框架(如图3),通过与实践活动成果的相互印证,初步证明的框架的有效性。

图3 新工科专业牵引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框架模型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新工科专创融合模型基本框架的有效性,课题组在中期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通过相关的量化研究,对研究假设做了进一步的验证,研究结论证实了将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运用于双创教学实践中,用新工科的专业特点引导和带动师生的积极参与能够明显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成为对新工科专创融合模式有效性研究的支持证据。而且这些证据不局限于IT类的其他新工科专业,同样具有本课题专创融合框架实施的有效性。如图4所示。

图4 量化研究的主要成果

如图5所示,课题组验证——新工科专创融合模式对于提升高校双创教育水平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课题组通过形成研究报告、成果分享培训、发表研究论文的多种形式推广研究成果。在2020年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复旦大学获得了高校组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仅次于清华大学),其中,包含新工科专创融合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重要的关注和积极的认可,评估专家组认为其经验值得进行推广。

图5 课题成果的推广和影响

 

二、 融合新工科特征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观点

课题研究的成果不仅包含5篇学术论文、3篇研究报告以及近40项实践成果,更包含获奖学生也都是课题的参与者和培养的核心成员。具体而言,课题组研究形成的主要学术观点如下:

(一)新工科专创融合型双创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课题组认为:双创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托与专业特征的有机融合,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理念和资源支撑等三个层面上需要将新工科专业特征与双创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其研究成果为2篇学术论文(含1篇修稿中的期刊论文)和2篇研究咨询报告。其实践成果为“智能电子信息系统创新实践”学程方案的构建和实施,方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整体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已正式获得学校批准予以试行。在学程体系中《智能硬件创新与创业》系列课程成为核心的通识专项课程,每学期开课3学分,相关多媒体教材及课件已公开在线上公开分享,学程中的《电子系统设计》等实验课充分结合本模式特征,引入企业技术并分析复现最新产品,提高了育人主体的满意度,有效促进了双创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推动了学校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

(二)融合新工科特征的专创融合型双创苗圃培育模式

以本课题理论成果指导运作的校内苗圃“IC创新工场”已成为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与院系及企业合作育人、培育创新创业项目的典范。课题组认为:提升高校双创育人水平需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和企业技术支持,共同为培育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支撑,降低高科技型双创的门槛,运用灵活的创新机制激励师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其研究成果为1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技术创新导向型校内创业苗圃系统构建探索——复旦大学IC创新工场培育模式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17.10)。其实践成果为:3年间,课题组已成功培育了一批集成电路领域的优秀双创项目(如“SENASIC琻捷电子”和“亮牛半导体”等),累计完成融资过亿元人民币,项目企业与学校保持密切互动,并继续回馈支持学校的双创工作。项目研究成果切实推动了专创融合模式在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方面的进展。

图6 创新工场内部实景

(三)新工科特征牵引下的双创多主体教学实践互动模式

课题组利用新工科专业方向对双创教育参与主体(教师、学生和企业)的吸引力,在双创课程体系和项目培育苗圃这个软硬件齐备的环境中形成卓越成效的互动,催生出大量双创成果。其研究成果包括2篇获奖学术论文——“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引导下的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北京,2018.12)、“基于循证教育的专创融合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哈尔滨,2019.10),2019.10。其实践成果有:包括第四届“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在内的3项全国级奖、5项省市级奖和18项校级奖;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双创基金资助项目等,切实推动了新工科与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深度融合,对促进学校甚至上海市的双创教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影响。

图7 课题主要成果:12项理论成果+ 40余项实践成果

相关成果在学校双创层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惠及于此,课题负责人被学校聘为教师发展中心的“特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

 

三、项目研究实践效果及社会影响

课题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于教学培养的实践环节,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凝结理论框架同时不断用于实践的指导,并通过实时的反馈修正和完善相关的理论。在课题实施的这几年时间里,课题研究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一,为学校争取了一些产学研好项目。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参赛,斩获复旦大学历史上3项“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中的一项,其它级别的奖项近30项;获得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得6项双创基金项目资助。随着融合模式的进一步实施,课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凸显。

第二,为学校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双创项目。按照研究的模式框架,课题组成员在校内搭建的集成电路专创融合型创业苗圃在3年间已成功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双创项目,累计完成融资达1.3亿元人民币,社会影响力良好,项目企业与学校保持密切互动并通过回馈持续支持学校双创工作。

第三,“智能电子信息系统创新与创业”学程项目顺利立项。按照课题研究的专创融合模式,直接影响并加快“智能电子信息系统创新与创业”学程项目(15学分的新型双创课程体系)方案的指定和实施。该项目已获得复旦大学专家组评审和教务处批准,正式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这是一次具有广泛的影响人才培养举措,配合学校“2+X”整体改革,成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

第四,助力学校双创示范基地评估。在2020年发布的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评估报告中,复旦大学获得了高校组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仅次于清华大学),其中包含新工科专创融合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认可,评估专家组认为其经验值得进行推广,相关内容形成的1篇学术期刊——“紧扣时代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形成复旦特色”已发表于《中国经贸导刊》期刊(2020.1)。

 

结语

 面向未来,课题组希望能通过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将新工科特征的“专创融合”的模式进行应用推广。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相应的测量工具,进一步深化模式的指标体系研究,为各地区各高校其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基金项目——高校新工科专业牵引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8CCJG009)研究项目.

2.林青,闵昊.技术创新导向型校内创业苗圃系统构建探索——复旦大学IC创新工场培育模式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7(10):38-41.

3.林青等.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引导下的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探讨,《创新创业创造释放教育新动能》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

4.林青等,融合新工科教学理念的双创课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最佳教师论文奖”.

5.林青等,基于循证教育的专创融合型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2019年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论文征文二等奖.

6.林青等,紧扣时代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形成复旦特色”,中国经贸导刊-2019 创新创业专刊,2020.

7.课题组,“复旦大学新工科背景下的职能硬件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研究报告”2019年

8.课题组,“关于我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建设型意见”研究咨询报告,2019

9.课题组,“综合性大学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实证研究报告”,研究报告,2020.5.

10.林青等,“融合新工科教学理念的双创课程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2019年第六届上海市大学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教师论文集》,上海,获得“第六届上海市大学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最佳教师论文奖”,2019.9.

11.电子教材《开源框架下的智能电子系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课件[OL],2019.5线上发布.

首图:高博、赵佳敏

编辑:郭凯凯

排版:林文清

初审:梁欣月、张渊

指导:孙慧佳

审校:徐杨巧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62795568

联系邮箱:ieercc@tsinghua.edu.cn

欢迎参与“双创学者”专栏计划,更多详情,请查阅往期文章。

电话:010-62795508

传真:010-62795568

邮箱:ieeac@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伟清楼605室(100084)

© 2020 The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lliance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7759号-3